大明皇长孙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朱英的声音情绪激昂震耳发聋。

    大臣们不说朱元璋内心的情绪已经被调动了上来。

    其实不管是哪个文人在看前宋那段屈辱史的时候心里头的都是堵得极为发慌的朱元璋也不例外。

    爱国情怀尤其是对汉人身份的维护是铭刻在大部分汉人的骨子里的哪怕他是一个乞丐一个放羊娃一个和尚也不能避免。

    只是太多人的有心无力或者最终屈服于现实。

    对于异族尤其是前元朱元璋更是非常的痛恨。

    这和历史上记载似乎有些不一样然而真实的朱元璋便是如此。

    在很多人的想法中元朝大概是被汉文化给汉化了所以才是被中原王朝所承认的正统王朝。

    然而这样的想法却是现在坐在龙椅上的这位年逾六十的老人所营造出现的一种假象。

    然而知晓的人不多朱元璋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再造华夏。

    很多跟元朝有关的书籍都被毁掉了。

    这才导致有很多文人认为元朝是被汉化了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朱元璋所想要达到的。

    实际上元朝可不是被汉族汉化在忽必烈指定的国策下汉人被列为低等人也就罢了对于整个汉族忽必烈实行的是蒙化教育。

    所谓蒙化就是把所有的汉族书籍都翻译成蒙古语不管是谕旨还是文书亦或是交流都必须使用蒙语蒙文而不是汉语汉字。

    忽必烈是要以蒙古的文化把汉人的文化彻底的颠覆。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后迅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跟蒙古有关的书籍全部销毁重新打造建立汉族文化的制度风俗。

    要知道在大明最初的时候整个北边很多汉人都觉得自己已经不是汉人了。

    或者说因为胡人统治的关系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而承认元朝的正统统治也是在这个条件上不得已而为之。

    书写前朝的历史是每个朝代刚建立的时候都会做的事情。

    不过在写元朝历史的时候因为元朝宫廷类书籍都是蒙语而朱元璋这边是农民起义能说的不少会写的没几个。

    这也就导致在翻译上出了很多问题。

    甚至在元朝的历史记载翻译中说某某地方某某人为叛军其中叛军头目如何如何。

    然而直到明朝过去后后人才发现这官方所写的叛军头目竟然是朱元璋本人。

    自己把自己写成叛军头目可还行?

    这些笑话因为都藏在翰林院中以为对于蒙古文化没有什么文人在乎也不会去研读更多的是继承宋朝或者说之前的汉人化所以这件事就这么隐匿了下来。

    在往后若是被人翻出来自然就成了朱元璋的笑话黑料。

    不过朱元璋在乎吗?

    他不在乎。

    作为再造华夏之人对于整个汉族来说都是有着天大的功德对于汉文化的传承在明初这里算是又来一次从零开始。

    复杂繁琐的礼仪制度是因为目前的大明汉人虽多可其他的民族也不少只有强制的规定才能让所有的民族真正的融合到汉人的文化中。

    这就是文明。

    朱元璋或许没有这么多的意识但他的行为却是贴合进行。

    而对于敢于颠覆汉文化的人朱元璋怎么可能放过。

    此刻在大孙的话语之下朱元璋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

    刘三吾作为从前元教育中长大的人在元朝当过官若是他的思想出了问题那自然就是大问题。

    要是在书籍中暗藏一些端倪个人倾向这是很难发现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第一次动了处死刘三吾的心思即便是这很有可能被天下文人唾骂。

    而刘三吾呢。

    他被朱英这么一顿训斥是一个怎样的想法?

    只见刘三吾听着听着的时候身子都开始在剧烈的颤抖是害怕是气愤更是惶恐。

    在太孙殿下的严厉训斥后更是差点两眼发黑差点就倒在地上。

    不过刘三吾紧咬牙关硬生生的给挺了过来。

    不挺不行啊若是就这么昏倒过去这罪人的名头不是也是了。

    刘三吾为何敢在奉天殿中武官勋贵的虎视眈眈眼下堂而皇之的这么说话。

    就是他作为读书人领袖的身份。

    若是太孙殿下这番话被下了定论不说所有的文化很大一部分文人将会对刘三吾进行咒骂骂他是外族的走狗。

    所有的清名将会毁于一旦。

    这要刘三吾怎么能接受。

    这一刻刘三吾连忙作揖道:“陛下殿下臣绝对是没有这个想法的臣对大明忠心耿耿埃”

    “臣绝对没有刻意要贬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