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不了的地,村里便会分给新来的移民,三十年后这些地就是他们的了。这些地都是韩锁娃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一点点开出来的,是他将来留给儿孙的家业,怎么能够让给外人。而且因为移民越来越多,附近的荒地基本都开完了,想以后再开新地都不可能了。

    韩锁娃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也是最近刚刚流行起来的新事物,雇人帮忙种地。这和地主家雇长工还不一样,雇的也是有地的人,不过刚好耕种的时间能错开,人家赚点外快而已。满洲本地人开荒比移民早的多,而且他们承接了政府最初人均开荒一百亩的任务,所以他们的地非常非常的多。号称长兴屯老黄牛的韩锁娃,家里有五百亩地已经是很大的数额了,这些满洲本地人却几乎家家都有千亩以上的地,个别人口多的大户,土地的总额超过五千亩。也就是满洲地广人稀,若是在关内,他们一家的土地都能顶上一个乡的地了。

    村里的耕种互助组,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搞起来的,毕竟地太多了,靠一家人根本种不完,只能大家群策群力。可是随着地越来越多,互助组也顶不住了,大伙儿都需要更多的人手帮忙。本村的人手不够了,只能在外村想办法,最开始是亲戚过来帮忙,后来就是雇人了。这多半年雇人的事渐渐流行了起来,韩锁娃也被人雇过两次,给家里赚了点余富钱。

    雇人说着简单,但却不是特别好雇。因为徭役太重,大家都累的不行,除了韩锁娃这样的老黄牛,大部分人还是宁可不赚这外快,自己在家休息两天,所以雇一个人都得大价钱。眼下的均价,雇一个人一天得满洲钱一块两毛钱,一斤粮食才一分钱啊!韩锁娃一年才能赚不到三百块钱,刨去吃穿用度,紧省着也就能剩下不到一百块,雇人犹如在他心头割肉一样。

    心疼归心疼,为了保住地,韩锁娃只能雇人帮忙干活,不过能少雇还是尽量少雇。少雇人就得在自己身上想办法,互助组和媳妇肯定是要用上的,但除了他们还得添人。韩锁娃想了又想,把主意打到了十一岁的大儿子和两个八九岁的两个女儿身上。孩子是小了点,但是多少也能帮点忙,三个孩子也能顶上一个大人。

    春耕一开始,老韩家的三个孩子就退了学,跟着大人们走向了田野。孩子们当然是不愿意的,在学校里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倍受滋润。每日里除了学习新鲜的知识,就是尽情的欢乐嬉戏,学校里还有特供的水果和牛奶,饭菜里还会有肉,真是快乐无边。在地里干活,累的要死,而且家里吃的也比学校里差了太多,他们当然不高兴。除了孩子们,毛彦庆和刘广振也不高兴,义务教育是大将军钦定的国策,私自退学是要造反吗?所以韩家的孩子们,刚当了两天的小黄牛,毛彦庆和刘广振便联袂找上了韩锁娃。

    “老韩,家里的孩子们咋不去上学了,生病了吗?怎么没来我这拿药?”刘广振还比较委婉。

    “没病,没病,好着呢!”韩锁娃已经发觉来的这两位不怀好意。

    “哪咋没去上学呢?他们现在是按进度授课,落下了进度,还得麻烦毛老师给补课!”长兴屯的百姓们还是比较倾慕文教的,刘广振也是第一次处理有人退学的事。

    “孩子也不是考秀才的材料,家里的活忙不过来,我寻思就不让他们念书了,早点开始帮家里干活!”韩锁娃说的非常诚恳。

    “多念书有好处,义务教育又管饭,不念了多可惜呀!”刘广振比较不理解,念书不要钱,为啥还不念呢!

    “都认识了不少字了,也能读报纸了,也就够了!他还能有啥大出息,还不如好好跟着我种地。庄稼人嘛!把地伺候好了,才是本分!”韩锁娃脑子里都是地的事。

    “老韩,你不要这么想,念书和不念书是不一样的,而且你咋能说孩子就没有前程!人得有个志向,咱山东人里面,有的是出息的人。兴安省的总管阚长城旅座,就是咱们山东人,跟着大将军之前也是庄稼人,可人家现在就是准将衔的将军,其他各级的长官更是有的是庄稼人。你还是让孩子回去好好读书,将来也能出人头地的!”刘广振也是水平有限,劝说的话,有点似是而非。

    “是,您说的在理,明个我就让大小子回去上学!”韩锁娃有着淳朴的精明,他知道刘广振不能白来一趟,自己必须得让一步,给刘广振一个台阶。而且听刘广振说完之后,他也觉得儿子不念书有点可惜。

    “哎!这就是句明白话了!”刘广振高兴的点了点头,他觉得自己的说服教育工作成功了。

    “你两个女儿呢?”一直没说话的毛彦庆毕竟是读书人,心思比刘广振细腻的多。

    “女孩子家家的,读书识字有什么用,将来还能考状元去啊!她们就老实在家干活吧!过两年就该说人家了,不能整天在外面瞎跑!”也就是满洲禁止人口买卖,不然韩锁娃就准备把小女儿卖到城里去当丫鬟了。

    “老韩,女孩是不如男孩,但也”刘广振又开启了苦口婆心模式。

    “别废话了!六年义务教育是大将军钦定的国策,孩子不去念书,就是违背大将军的意志,不怕吃牢饭,你就别让孩子回学校!哼!”毛彦庆很厌烦和一个农人啰嗦,所以粗暴的打断了刘广振,扔下一句威胁,拉起刘广振就走。

    第二天,老韩家的三个孩子全都回到了学校,韩锁娃可没有违背大将军意志的勇气。不过他寄予厚望的儿子并没有出人头地,几年以后就回家开始跟着他干活了。到是那个差点被卖了的小女儿,成为了北满州的第一个女博士,在某些秘密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且嫁入了豪门,成为了固安元老显德的孙媳妇。本来到了初中就不是义务教育,韩锁娃如果硬拦着,小女儿也没法继续读书,但是毛彦庆把韩锁娃吓的太狠了,只要女儿说读书,他就只敢支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