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无所谓。但是太平天国战争的残酷性远超以往的任何战争,别说宗室亲王了,本事一般点的八旗子弟都不敢去南边送死。后来朝廷想到了果兴阿,假如是果兴阿带兵南下解决了南京,朝廷给一个旗人封王,也体面一些,而且可以激励更多的下层旗人。可惜果兴阿发展的太快,与咸丰c奕欣c肃顺之间的纠葛也太多了,最后远走北疆,也和江南的事没了关系。江南的事彻底只能依靠曾国藩等人,朝廷便开始致力于挑拨曾国藩c左宗棠c李鸿章等人的关系,希望让他们相互牵制,不会成为果兴阿一样的藩镇。

    不过太多的事情是不会按照计划发展的,曾国藩并没有按照朝廷的设计与左宗棠c李鸿章共取南京,而是曾九一个人就杀进了南京城。然后事情就尴尬了,曾国藩现在克复南京,按道理该给他封王了,但是曾国藩麾下数十万大军,兵骄将悍,若是给他封了王,他又占据了南京这么重要的地方,后面可实在是太危险了。

    朝廷很想相信曾国藩的忠诚,但是曾国藩的实力太可怕了,湘军是眼下中国仅次于果兴阿东北军的第二大军事体,除非果兴阿肯出面,不然天下几乎无人可治。而且果兴阿对曾国藩仅是军事占优而已,两军毕竟没有真的动手打过,果兴阿比曾国藩强多少还真不好说。而且曾国藩在地理c政治上比果兴阿强了不知多少倍,曾国藩若是在南京登高一呼,喊出夷夏大防,号召天下汉人驱逐鞑虏,搞不好连果兴阿都能一勺烩了。所以朝廷对于曾国藩不得不防,就像当初的果兴阿一样,你的实力足以威胁朝廷,即便你没有这样的心思,你也将出现在朝廷的镇压名单上。

    正是因为朝廷现在得集中力量对付曾国藩,逼曾国藩接受裁军c调任等条件,所以和果兴阿争军舰这事只能往后放了。而且朝廷还想明白了一件事,阿思本等一帮洋人都走了,现在果兴阿就算把船交出来,他们也没有能够开船的人。与其与果兴阿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把要回来的船停在港里,不如先便宜果兴阿,换取一旦朝廷与曾国藩发生冲突,果兴阿对朝廷的支持。

    朝廷对于曾国藩的准备,可不是给果兴阿一笔好处而已。山东的僧格林沁,陕西的多隆阿,河南的绿营兵全都开始南移,一则是给曾国藩一点压力,提醒他朝廷不糊涂,二则是就算曾国藩真的反了,也不给他过江之后立刻挥师北上的机会。

    南京的曾国藩也不好受,湘军一进南京城就全都疯了,连大帅曾国藩都管不了。九帅曾国荃都突然变成了行为艺术家,价值万金的洪秀全遗体,被曾国荃烧成炭,碾成灰,然后一炮干了个了无痕。曾国藩的爱将李臣典则爆发了一个年轻男人的全部欲望,洪秀全剩下多少媳妇,他就接受多少,结果一个屡立战功的年轻良将,居然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累死了。其他人虽然没这二位这么出彩,也都对得起自己,南京城里走一遭,这辈子也算是值了。素有剃头恶号的曾国藩,都对反贼都了恻隐之心,南京城几乎被湘军杀成了一座空城c抢成了一座空城。

    大局已定,曾国藩也没有太过约束部下,一则这么多年来,这些湘军兵将全都吃了大苦了,该奖赏他们一下。二来为了不让朝廷猜忌,曾国藩必须使用一些自污的手段,让朝廷放过自己。深通心学的曾国藩,是忠于朝廷的,他是大清的忠臣。虽然他心里也曾有过夷夏大防的想法,但是他比谁都明白,百姓们现在需要大清,没了这胡人皇帝,这天下恐怕还要乱上更久,还要死伤更多的人。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曾国藩想做大清的忠臣,很多人却做够了大清的忠臣。而且大清现在的军队,除了湘c淮c楚等军之外,几无可战之兵,兵熊将弱,更本不是湘军的对手。旗人中最强悍的果兴阿与朝廷根本不是一条心,而且此人已经退回关外,湘军只要不去惹他,他想来也不会插手朝廷和湘军的事。在这些人的眼里,只要曾国藩登高一呼,然后大军北上,曾国藩不必花多大的力气,便可传檄而定天下。

    曾国荃和包超等几个外表好似莽夫的家伙跳了出来,玩起了劝进的把戏,曾国藩屡次拒绝又痛骂了他们,他们还是一次又一次的折腾,而且乐此不疲。曾国藩无可奈何之际,江面上驶来的一批战舰,把他救出了危局。

    “蓝旗白太阳,明旗!谁这么有种,挑明了反了啊!”包超看着江面上雄伟舰队的军旗,没心没肺的说了一句。

    “八星捧日旗!”曾国藩淡淡的说着,他忽然觉得这旗帜十分的刺眼。

    “果云闲还是派人来了!”曾国荃翻着白眼,他天不怕地不怕。

    “他们毕竟是同族!”曾国藩只是摇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