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p;“唤来我见!”

    辛瑷把这几伙百姓的领头者带来荀贞马前。

    荀贞心急如焚,开门见山,直接问道:“汝等是从洛阳逃出来的?”

    “是。”

    “洛阳发生了什么事?”

    这几个领头人推出了一个口齿伶俐的,由他回答荀贞。

    这人说道:“大前天,大将军谋反,被杀於宫中,司隶校尉杀故太尉樊公、少府许公,与袁将军、何车骑、董都尉等并攻宫省,捕杀了赵常侍,又复杀了何车骑,血洗宫城,洛阳大乱。”

    “大将军谋反?袁司隶杀了樊公、许公?与袁将军等攻宫城,又杀了何车骑?”

    “是。”

    这人虽口齿伶俐,毕竟只是洛阳的一个百姓,对何进身死、袁绍血洗宫城之事的内情并不清楚,所以听得荀贞糊里糊涂。

    荀贞细问之,这人却哑口结舌,无可回答了。

    荀贞乃又问道:“既然是大前天的事,汝等为何至今才逃出洛阳数十里?”

    “宫省生变,洛阳兵乱,我等起初不敢出门,是故直到街上兵士似见稍少才敢出逃。”

    见从这人口中问不出什么了,荀贞也不再问,放了他们走,又连下军令,催促加紧行军。

    按刚才这人所说,何进身死、袁绍血洗宫城是大前天的事,也即是这件事发生在荀贞动身来洛阳的前两天,事情已经过去三天了,也不知京都的局势发展到什么地步了?最重要的:不知董卓是否已经入了洛阳城?

    再往前行,从洛阳出逃的百姓越来越多,已不止有黔首,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士人、宦官子弟,荀贞命人分别询问之,快到中午、离洛阳不到三十里时,他终於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实情。

    却原来是:

    大前天,也即八月戊辰这一日,何进入何太后所居之长乐宫,奏告何太后,请尽诛诸常侍。当初灵帝崩后,何进为了避免再发生蹇硕伏兵杀他这样的事,称疾,不临丧、不送葬,而却在当下这个关头入到宫中,面见何太后,这引起了赵忠、张让等人的怀疑,因此派人偷听,听到了何进的话。袁绍被逼到了绝地,赵忠、张让也已被逼到了绝地,这个时候已经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之时了,於是,赵忠、张让率党羽数十人,手持兵器,从侧门进去,埋伏在殿门下,等何进出来,假皆何太后的旨意召他,据说当面痛斥了何进一顿,然后由尚方监渠穆动手,在喜德殿前杀了何进。

    杀掉了何进之后,赵忠、张让等写下诏书,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以少府许相为河南尹。樊陵、许相都是亲近宦官的朝臣。依制,诏书是由尚书台颁发的,负责此事的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明明何进、袁隗共录尚书事,却怎么会让亲向宦官的樊陵、许相出任司隶校尉、河南尹这两个这么重要的职位?因请何进出来共议此事。宦官们把何进的人头掷给这个尚书,说:“何进谋反,已伏诛矣!”

    这个尚书大惊失色,当面假装同意传达诏书,出了宫城,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候在宫外的何进部曲。

    何进部曲的军官吴匡、张璋闻之,当即就要引兵入宫,可宫门已经关闭了。虎贲中郎将职在扈卫随从,算是宫内官,接替袁绍出任虎贲中郎将的袁术就在附近,听说后,马上带着虎贲郎、部曲门客赶到宫外,和吴匡等共斫宫门攻之。宦官们手持武器,防守阻挡。

    袁术等攻宫多时,不得破入,暮色来至,袁术乃烧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张让、段珪等到长乐宫禀告何太后,说何进的部曲谋反,纵火烧宫,攻尚书闼。“尚书闼”即尚书台的小门,尚书台在宫中,是故张让等有此一语。张让、段珪等不管何太后是何等的惊惧,说完后,就裹挟着何太后、天子、陈留王,劫持宫省内的其他官员从复道逃向北宫。

    洛阳的宫城分为南北二宫,长乐宫在南宫,南北宫中间有一条长七里的复道相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