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子与赵氏君子交流的特殊方式。

    闻弦歌,则可知雅意。

    方才那曲极为应景的《匏有苦叶》已经道明了赵无恤的意思,这首邶风是歌咏一位年轻女子对情人耐心等候的心情,被断章取义用来暗喻等待友人。

    葫芦瓜有苦味叶,济水边有深渡口,渡河?不要着急。快点登上这艘小舟,再听我弹完这一曲。

    一曲弦歌盛世悲,两军对峙,维系着无数人的生死、成败、国运、社稷。在孔丘眼中甚至是周礼命运,却也耽误不了他听赵无恤奏完这曲。

    因为欲速则不达。

    也因为,这或许是和平的最后一曲尾音……

    也只有耐不住性子的季孙肥在旁直跳脚,但这是在赵无恤的地盘上,而且他不由自主地被气氛影响。只能在心里狂呼。

    “大宗伯,你到底在作甚!”

    ……

    孔子很喜欢唱歌,听别人唱歌要是认为唱得好,就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着他一起唱,即“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所以听到好的音乐,歌之不足,他恨不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听赵无恤弹完一曲《黄鸟》后。他却坐着一动不动,批评尖锐。

    “小司寇的瑟艺的确生疏了,就如一个初学者似的,像是照着曲目弹,显得生硬,层次把握得不太好。乐的演奏要有层次感,在开始时应是重奏,进入隆重的气氛后应该趋于和谐,然后进入高潮,节奏又要明快清晰。抑扬顿挫,悦耳感人。最后戛然而止,余音袅袅,演奏便算完成了。”

    孔子沉吟片刻后又道:“至于乐意和心志。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归,复我邦族……我能听出小司寇的思乡之情,但却总觉得言不由衷。小司寇莫非是下不定决心归去?”

    归去,归去,在孔丘看来,若是赵无恤能放下在鲁国的不臣之心,回归晋国,他便会对他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在鲁国,对不起,他的眼中容不下沙子!

    孔丘可以容忍一个人私德有亏欠,却容不下僭越不臣之心!

    人无完人,前者还能改之,但后者,则是在与周礼作对,在挖周礼的根基!

    赵无恤轻轻拨弄瑟弦:“东国大好山河,如何能轻易割舍?若当年夫子奔齐时接受了齐侯的封地,当麾下有数不清的人都仰仗于你时,能做到说归鲁就归鲁么?你我间隙已深,多说无益,我还想演绎一曲,还望夫子能耐心听下。”

    “小司寇这次要弹什么?”

    赵无恤偏头望着河对岸密密麻麻的三桓大军,说道:“就奏一曲《江汉》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