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火铳,配备上二十发子药,只要五个青壮年奴隶!如果是老弱妇女,那就是六个!”

    “一件胸甲或者是皮甲,三个奴隶!”

    伴随着易卜拉欣提出了用奴隶来换取奥斯曼帝国所需要的一切物资,用来弥补输出原料输入商品的贸易逆差,类似的吆喝声或者说是讨价还价的声音,便在东起西亚,西至多瑙河平原,南面到了非洲大陆的广袤土地上响起。进行这种欧洲贵族们传统贸易活动的,不光是那些卑贱的奴隶贩子,也有高傲的贵族老爷们,国王和公爵们,主教和教皇也把自己手中的战俘和异教徒拿出来,让他们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来洗去自己的罪孽。

    而在以浪漫著名的地中海沿岸,不仅仅是欧洲的绅士贵族们,也包括浪漫的土耳其,沿岸的许多大的海港,在热火朝天的人口奴隶贸易、转运活动推动下,变成了繁荣的奴隶贸易港。一艘艘海船上卸下来茶叶,丝绸,布匹,瓷器,粮食、武器,盔甲,火药,药品,烈酒等等。这些商品,悄无声息的流通着,很快都成了奴隶商人们手里的硬通货。用来和那些专门从事捕捉奴隶、贩运奴隶的家伙们进行贸易。

    港口上的奴隶商人们算是这条人口贸易链条上的末端,他们在设在港口的公司办公室里,一边从事着贸易活动,一边贩运着奴隶。而在巴尔干,在多瑙河流域,在西亚,在北非,奥斯曼的总督,法兰西的贵族,德意志的选帝侯,阿拉伯的酋长,都将眼前的敌人,和平居民变成了刀枪下的战俘,然后经过长途贩运,变成了港口附近的奴隶交易市场上的奴隶。换回来各自需要的物品。特别是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科普律鲁,因为手中拥有了近乎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倭国雇佣兵资源,得以放手在南欧在巴尔干,在意大利半岛大打特打,手中掌握的战俘奴隶来源日益增多,渐渐的进入了一条发展的良性循环:因为手里有了雇佣兵,可以在各地战场上投入,那么,获得的战果也就比以前多得多。有了这些战果(人口,金银,地盘)就可以继续发展科普律鲁家族的势力,进而便需要更多的雇佣兵。

    但是,不久之后,南粤军从事奴隶贸易活动的商人们便提出,“这种长途贩运,路上的损耗率太高了!”要么降低收购价,要么想办法降低损耗率!作为一个合理合情的需要,自然得到了大维齐尔和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梵蒂冈的高层们的同意。于是,南中的奴隶商人们可以在这条奴隶贩运或者说是海上贸易路线的沿途,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海岛,建立货栈,建设成为基地,供往来船只补给,让那些奴隶们能够得到短暂喘息的机会,免得死亡率过高。

    于是乎,在波斯湾,在红海沿岸,一个个海岛,一座座海港城市上空,飘起来了代表着南粤军的黑红两色旗帜,飘起来了代表李家的凤凰旗。商号开始按照李守汉的意思大肆的通过奴隶和商品贸易,从那些酋长、埃米尔手中收购他们的土地,不管是可以种植棉花小麦的,还是纯粹的沙漠,只要你肯卖,我就可以拿东西来和你交换。

    “这些在波斯湾地区的港口和沙漠,要作为我们李家的家产,传承下去。哪怕是再穷再难,也不能放弃!”这是李守汉在李家的家宴上,告诫儿女们的话。对于他的这种安排,李家的儿女们已经习惯了,并且,这些类似的话,也得到了检验。

    而与南中隔海遥遥相望的天竺,就充分的利用了地缘优势。土邦主,苏丹,莫卧儿帝国的皇帝们,将一群一群的异教徒战俘,变成奴隶,像南中出产的鱼瓷罐一样,把人们塞进船舱之中,然后,一船一船的奴隶,很快便横跨海洋,抵达了南粤军控制的海岛上,让他们出来透透气,然后再塞进船舱里,通过满剌加海峡,到李家坡完成交割。

    通过这类活动,南粤军的人口劳动力缺口得到了弥补。各处的官员和工场主、种植园主们甚至惊喜的发现,不但没有因为主公要在中原地区大打而征兵造成劳动力的困扰,相反的,因为大批倭国劳工、佛郎机、天方奴隶的涌入,自己企业的劳动力反而出现了增长趋势。

    不过,新来的倭人劳工,往往会被那些已经归化了的,或者来了有些年,正在努力完成归化功绩的劳工头目们,很好的进行一些教育。

    “砰!”一记闷响,狠狠的敲在了新来的倭人劳工头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