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铸鼎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吧!

    毕竟东海商社这点人既不够多又不能打,只能想办法弯道超车了。

    太先进的火器他们也搞不出来,现实的也就只有爆炸弹、火枪、火炮三个发展方向。

    其中爆炸弹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宋金都有所谓的“震天雷”,就是装填了火药的铁球,可以投掷出去爆炸伤敌。宋军还有一种名为“火炮”的武器,实际上也是这种爆炸弹。但就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黑火药爆炸力度低,引信也很不可靠很不安全,爆炸弹很难说有太大的实用价值。之前阔马战役的时候高正试用过一次,虽然声光效果不错,但杀伤力很不足。历史上,爆炸弹也是适用面狭窄。所以这条路暂时不需花费太大力气。

    而火枪就很经典也很重要了,不过它虽然用铁量少,但加工起来也是颇需要一些精细技术的,他们暂时还搞不定,只能先搁置了。

    剩下的最现实的就是火炮了,它的价值不可小觑,但起步阶段做起来反而比火枪简单,反正只需要铸造就能成型,可以说是最现实的选择。

    于是经过几天的讨论之后,武备组行动起来,画出火炮的设计图,设计制造流程。

    他们的第一门火炮绕过历史上众多弯路,直接设计成了前细后粗的水滴型,在重心位置上有炮耳,后部用火门点火。不过规格上相当保守,口径只有40mm,平均壁厚差不多也有40mm,倍径只有10,是门相当轻型的小炮,整体重量差不多只有30kg。

    但30kg也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挑战,之前坩埚熬铁一次只有5kg,现在规模大了五倍,难度更是倍增。

    武备组联合机械组、木工组,先用木头雕了一个模型出来,确定重心位置没错,之后折腾一个多月才搞定火炮用的砂模,暂时放着阴干,又用了十几天做出一个铁-木联合结构的小型龙门吊,用来运输铁水。

    铸造材料是普通的自产生铁,虽然强度不如熟铁和钢,但熔点低,容易铸造。熟铁或者钢熔点太高,流动性不好,不适合铸造或者说铸造要求的技术太高,不是他们能做出来的。其实更合适的材料是铜,但贫穷的东海商社显然舍不得拿出来。

    他们做了一个大号的粘土坩埚,内径20cm,深20cm,又改造了一处炉子,用人力风箱就把生铁融成了铁水。然后用吊车把粘土坩埚吊起来,移动到旁边的砂模上,小心地把铁水注入进去。铁水量计算的很准确,只剩余了一小点,又铸了几个铁锭。

    砂模没有立刻开启,而是在旁边放了几个小炉子继续保温,直到三天后才开模将铁炮取出来。当天,工业部和安全部、海洋部全员都过来围观了,万浩然砸开砂模,段明远立刻扑上去用手把砂子拨开,抚摸着炮身就像亲女儿一样。

    也许是运气好,也许是铁水的质量好,也许是他们的技术确实不错,这门炮总体来看还算成功。外形基本与设计意图一致,只是表面上有一道合模线,别的地方仔细一看会有很多坑坑洼洼,内部有没有缺陷也没法检测。

    武备组本有人提议学习历史上近代火炮的内膛加工方法,搞个镗床将炮膛切削光滑,这样对于炮弹的稳定性和威力都大有助益。但铸铁是脆性材料,切削的话稍不仔细就很容易崩裂,对他们这些二把刀来说难度过高。他们心疼这门好不容易铸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