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微澜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输送了大量武器装备。

    由于接连失败,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一世非常不满季比奇在前线的表现,更换为帕斯克维奇将军,迅速扭转了颓势。到1831年7月,双方进入战略僵持阶段。

    普鲁士在战争爆发后,虽然并未对东欧宣战,但一直坚决支持俄罗斯帝国出兵波兰,并暗中援助俄罗斯。到双方僵持不下时,普鲁士干脆撕掉面具,直接对东欧宣战。

    由于德意志与东欧是防御同盟,所以即使名义上德意志与普鲁士已经是战争状态,但东欧之外的两国边境上仍然保持着和平。

    普鲁士的参战让战局变得对东欧联军不利起来。普鲁士军队的军事素质和装备都明显优于俄罗斯军队,即使只有两万军进入波兰,也让东欧联军节节败退。

    现在摆在德意志联邦面前两条路,第一,继续输送武器装备、派遣志愿军,第二,正式派军队进入东欧参战。

    对此,德意志联邦议会争论不休。

    洪堡与谢绾也产生了一些意见分歧。洪堡认为该立即参战,至少派遣四万军队协助东欧联军,而谢绾则担心招来普鲁士对德意志的全面战争,主张应该保守一些。

    经过几轮辩论,汉诺威及巴伐利亚主战的意见占了上风,德意志正式参战,由巴伐利亚王储马克西米连担任总司令,莱茵陆军中将毛奇担任参谋长,向东欧出兵五万。

    随着德意志军进入东欧,战局开始好转,东欧联军守住了华沙,双方再一次进入僵持状态。此时参战俄军达到了十五万,普军两万,东欧联军十二万,德意志军五万,可以说整个中东欧军事力量都陷在了华沙地区。

    而德意志和普鲁士漫长的边境上还保持着诡秘的安宁。正是因为这样,让谢绾总感到不太对劲,普鲁士这也太守规矩了吧。

    谢绾站在地图面前久久凝视,路德维希到底在等什么呢?

    李斯特匆匆忙忙走了进来,

    “阁下,出事了。”

    谢绾看了一眼满头大汗的李斯特,接过他手中的文件。

    整个十九世纪初,民族独立是一根主轴,但还存在另一根主轴,那就是国内革命。这是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异族统治者和本民族大贵族的矛盾,大贵族和小贵族的矛盾,贵族和资本家的矛盾,社会上层和农民的矛盾。

    谢绾和洪堡的东欧自由联盟,发动的全部都是社会上层中的民族主义者,以本民族军事贵族和大贵族为主,这当然是谢绾他们搅乱俄罗斯控制中的东欧最有效的途径,但也埋下了另一个隐患:这些大贵族本身也与社会中下层有着激烈的矛盾。

    在民族独立运动开始后,底层农民的生活不仅没有改善,反而由于战备日益恶化,到战争爆发后,农民的处境更是异常艰难,比起以前被异族统治远远不如,而现在双方进入战略僵持,对社会资源消耗巨大,农民彻底进入了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的状态。

    农民们本来对所谓民族独立就没什么兴趣,更别说支持莫名其妙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的战争。于是农民们举起粪叉和镰刀,开始反抗贵族和市民的统治,波兰、匈牙利、巴尔干诸国相继爆发农民起义。

    谢绾看着这个消息,脱口而出道,

    “不好,前线要出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