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建筑师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现在让你写这本书,你或许在全面性以及经验上稍微有所欠缺,但是配合我完成几个章节的写作,还是绝对没问题的!甚至有些地方,你的想法已经走到了我的前面,我看过后也觉得颇有启发!所以才动了心思找你帮忙!”

    “我最早想要写这本书的原因是,在我回顾建筑史的时候发现,20世纪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建筑史,但许多建筑环境却难尽如人意,始料未及的建设性破坏延也屡见不鲜,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更是日趋严重。”

    “而建筑形式的精神意义在于根植文化传统的内在理路,建筑学的发展作为综合利用多种要素以满足人类住区需要的完整现象,需要对未来的建筑学体系重新加以系统地整合,《马丘比丘宪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雅典宪章》留下的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所以我想对建筑学进行一个广义的、整合的定义,来对新世纪建筑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这话要是别人说出来,恐怕会引起一阵儿讥笑,你这不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么?你算老几啊?有资格写这个么?

    然而吴委员说这样的话,大家就只有乖乖听这个的份儿了,他要是再不够格,那全国上下就没一个有资格这么做的了。

    “但是我从美国回来已经三十多年了,虽然一直关注着国外建筑界的变化,但是毕竟只是纸面上的东西,而且还不全面;反倒是你,这些年不停地在境外参加项目竞标、和国外的建筑师交流、实地考察那些经典建筑,起码在这方面,你要比我强得多。”

    “按照我的初步计划,这本书计划分为这么几个部分,首先回顾人类从聚居到城市,再到城市化的过程,居住与环境建设;然后是建筑与地区、城市与地区的关系,建筑文化论、科技论、法规论、艺术论等等。”

    “这里面有好几个部分,你都比我要熟悉一些,也比国内其他建筑师都要熟悉,所以让你来写这些,这部书最终的质量肯定比我单独写要好得多。”

    吴委员都这么说了,林楼再拒绝就显得有些矫情了,所以他想想答应了下来,“承蒙您看重,那我就竭尽所能,帮您早点完成这本书。”

    “好,到时候你写的部分,我都会在目录里标注清楚,作者栏里肯定有你的名字!”吴委员可不是侵占别人劳动成果的人,马上留给林楼做了保证。

    如果是他自己书写好大纲,完成主干部分,其它人只是帮忙查了些资料,把资料整理出来,那自然是没资格在作者栏里留名的;但林楼却是自己负责一些章节的整体书写,确实算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名列其上也是正常的。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要是遇到不讲理的导师,别说你只写了几个章节了,那怕整本书都是你写的,人家要拿去换成自己的名字,好多学生也没办法。

    “这是我之前整理出来的大纲,你这几天先看看,等看完了过来找我,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们好好聊聊,看看这份大纲还有需要更改的地方没有!先把大纲确定下来,然后再慢慢填充内容。”吴委员拿出一摞纸递过来。

    林楼双手接过,吴委员便起身准备离开了,“好了,今天过来就是为了和你聊这个,既然说完,我应该走了,一会儿还有个会呢!”

    林楼将吴委员送到门口,让杨默开车把他送回学校去,目送汽车消失在街角,他才回到四合院里,来到二楼的露台上,泡了壶茶,然后坐在那儿,晒着冬日的暖阳,这才翻开吴委员的草稿,认真浏览起来。

    《广义建筑学》这部书林楼当然看过,所以拿到大纲草稿之后,他立刻将上面内容和自己脑海中记忆的成书进行对照。

    这两者自然是有区别的,一部着作,在规划阶段和成品阶段当然有所不同,相较于脑海中那部二十五万字的最终成稿,这份大纲草稿还显得简略了些,不过主体思想却是一样的,大体脉络也已经有了。

    对比结束之后,林楼思索起来,下次去找吴委员的时候,该聊些什么呢?要是让自己提意见的话,其实最简单的就是把成书的大纲拉出来,给吴委员看就行了,这绝对能够满足吴委员的需求,因为这原本就是他历经多次修改完成的。

    让林楼负责的章节也可以这么做,坐在电脑前,把脑海里记忆的内容都打出来,别说就几章了,那怕是整本书,也能在一星期内完成。

    但是这样就太不厚道了,这岂不是成了用吴委员的心血来糊弄吴委员?而且这部《广义建筑学》完成与九十年代之前,虽然吴委员对建筑学的理解很透彻,目光也极为深远,但他毕竟不是林楼这样的穿越者,对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建筑变化发展的预想还是不完善的。

    林楼见证了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时间,国际建筑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全新的建筑理念不断提出、各种往日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建筑不断涌现,同时也有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缺憾让建筑界感到头疼不已。

    吴委员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弥补《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存在的不足,指导二十一世纪建筑的发展,既然如此,林楼这个亲身经历了二十一世纪建筑发展的穿越者,能写的东西就太多了。

    对其他人来说,这些内容是预测,而对林楼来说,却只是回忆罢了,比别人多看了未来三十多年的建筑发展,他的优势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

    正在林楼沉思的时候,又有新的客人进入到院子里面,不一会儿,林米塔敲门进来了,“林工,有客人到了,您现在方便下去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