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国往事第二部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光在府中听别人说是不行的,容易出大问题。既然使君没被人困在府中,能选机会出去看,那总是到处看看比较好。”乐正绫劝他,“这个时候关内北部比较靠上郡的地方,那边是不是树木较少,是不是土地随雨水流失比较严重,得到那边去实地看过以后,才好下判断。我们那边有句话,叫‘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从前吹捧秀才学问高,现在用来讥讽秀才高谈阔论,谈的都是天下事,却对真实的世事没有涉猎。”

    “你们两位今年就是这么做的啊。”左内史说,“你们可是把关西、河西都踏足过一遍。”

    “太史公的息子也是这么做的,他二十出头就壮游天下去了,走得比我们还长呢。”乐正绫举了司马迁的例子。话音刚落,三人都将头转向厅内坐着的莫子成来。

    这个平时就不太出洛阳城,到府之后更没出过霸陵城的公子默默地把头低了下来。赵筠看了看坐视夫君的丈人和两位姐姐,又看了看垂头不语的丈夫,感到有些滑稽。

    “夫君,乐正姐姐说得对,为吏的确实得下去看看民情。”赵筠在旁边旁敲侧击道。

    “对,新妇说得对。”左内史点头,“只要安全,盗贼少,今后就多去关内看看。”

    “这儿可是你父亲的大本营,也是你的大本营。”天依冲莫子成笑道,“马虎不得。”

    “唯。”莫子成闷了半天,蹦出来这样一个字。

    “这些农业工程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前面说过的耕制、牧制,还有烧制、买进肥料,这些都能让一亩地养活更多的人。农业生产以肥为纲,如何提高地力,生出地利,农民又能保收,关内就殷实稳固。天下若推广这些法子,天下也就稳固。最重要的,还有不用每个人生下来就绑在土地上,只能耕种。一个农民如果只能养活一个人甚至更少,那这个国度基本上不要谈什么进展,光是对付饥荒;如果能养活两个人,那多出来的一半人可做的事情就多了。譬如在城里造农具,造肥料,反过来促进农作;或者在商路上输运货殖,或者到外边去历险,找什么良草良谷良畜,或者当兵,这些事都可以让农夫再养活一些人。我们海国有个国度,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一百多个人。他们一个人就种数百亩田,买买种子,无论播种、施肥还是收割都驾驶烧石油的车,自己坐在那驾车就行了。那一百多个人里,就有专门造种子的,有专门造肥料的,有专门挖石油的,有专门制车的。”乐正绫总结道,“大家都方便了。”

    “你们这是和前晁错不同的道术。”左内史忽然拍了拍桌子,将食指指起来,“我忽然明白了。晁错的路子是,农民养活的人少,就抑商重农,让大多数人都进农田去。你们的路子是,不抑商重农,而是重农,让一个农民养活得了更多的人,再让那些人去为工为商为兵去。”

    “还有为学。”乐正绫短短地补了一下,“我们在海国就是为学的。使君得出的这个,从骠侯也这么觉得。”

    “这就对了。”他如醍醐灌顶一般,“你们提的什么法子都不重要了。这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本官现在领会了这个,可以想办法去做许多事情了。”

    ——第二节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