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到时候产量便能大大提升。

    销量完全不用愁,现在是各大手机品牌厂商求着下订单。

    需要担心的是光芯。

    光芯的研发也不知道多久时间,制造也很麻烦。

    “芯片真是麻烦啊。”

    陈灏嘴里缓缓吐出一道浊气,眉宇间有着一道愁容。

    好在光芯实验室那里专家学者不少,大神不少,就看多久攻破。

    至于光华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光华集电吧。

    挖来了梁一清的确减轻了很多烦恼,但是这一块需要操心的更多。

    光华集电现在完全是一个空壳子,得从头建立起来。

    好在梁博士17年去中芯国际的时候,是带着团队跳过去的。

    人手可不少,约莫200余人。

    这两百多人可都不是庸人,不然也不会成为梁一清的团队成员。

    把这两百余人挖来光华集电,草台班子差不多就搭建好了,剩下的就是继续挖人扩大规模。

    光芯产业园那里事情更多了……

    陈灏想到这些就头疼不已。

    巧的是,同样头疼的还有梁一清。

    此刻在他眼前是一份名单。

    “周强。”

    “李君易。”

    “黄晨。”

    ……

    上面都是台积电和联发科一些中坚人才。

    芯片制造可不是小盆友过家家,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和需要的人才实在太多了。

    不然国内的芯片行业也不会一直发展不起来。

    要说挖人的话,外国的三星、高通公司就免了,也难挖过来。

    倒是与胡省隔海相望的宝岛两家企业挺合适。

    比如台积电和联发科,来到胡省也方便,文化也很接近,容易适应。

    至于薪资这一块,陈灏也放手交给他。

    “试试看吧,能挖来一个是一个。”梁一清沉思片刻,开始编辑信息发送到对方的邮箱。

    魔都,中芯国际总部大楼。

    今天虽然是国庆节,法定节假日,但仍然有不少人还上着班。

    制造业就更别提了。

    丁成站在大楼门口,抬头注视着平日工作的这栋建筑物。

    17年随着梁博士来到中芯国际,如果又要离开了,三年的时间……

    要说长也不长,但说短这也不短。

    丁成没有犹豫,眼中只有无比的坚定。

    三年前他可以追随着梁博士的脚步来到中芯国际,那三年后他依旧能够再次离开中芯国际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即便这些年公司对他待遇不低,可梁博士才是他人生的引路人。

    作为梁博士的副手,团队的核心成员。

    自从梁博士离开后,他们团队所有的人,都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而他今天的到来,便是带着两百多号人的辞职书过来。

    他拎着沉甸甸的公文包,踏进大楼。

    不久后,中芯国际的董事长办公室。

    当周伯宁看着丁成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