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 陆舟看了郑天宇一眼,问道:“知道去年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多少组吗?”

    郑天宇好奇道:“多少组?”

    陆舟淡淡地说道:“181组获省一等奖,其中有鹭岛大学的学生占98组。”

    “这……这也太可怕了。”

    看到内卷这么严重,郑天宇惊呆了。

    胡省本科学校共39所,一所985/211大学、一所211大学,其余都是双非本科。

    按照去年获奖情况来看,省一等奖基本被鹭岛大学包场了!

    剩余83组由福州大学、华侨大学、胡省师范大学、胡省农林大学、吉美大学等38所学校平分。

    鹭岛大学在胡省地区的强势可见一斑!

    完全就是地区王者,一个学校吊打全省其他学校。

    没一会儿,答辩终于正式开始。

    等了两个小时后,终于叫到陆舟这组。

    三人走进教室,里面坐着几名专家。

    本次赛区评审专家组由鹭岛大学数学系主任李勇教授担任组长,其余评审专家都是来自省内数学、物理等领域的顶尖学者担任。

    三人走上去,陆舟打开ppt,准备开始答辩。

    论文答辩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个是论文自述,时长十分钟。主要讲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和为什么选择这个模型来解决,还有模型计算细节,结果与分析,最后则是总结。

    第二个是评审专家提问,时长8-10分钟。评审专家会提出几个问题,难度不会太大,主要检查的是论文真实性,是不是自己写的,对题目了解的是否深刻。

    一名专家开口道:“开始答辩吧!”

    陆舟点点头,开始讲解ppt。

    主要讲述的是自己的数学建模思路,以及论文中的闪光点。

    论文是有陆舟辅助张磊完成的,对于论文陆舟还是很熟悉的,十分钟讲解没有卡词,相反非常流利。

    台下几个评审专家点点头,开始进入提问环节。

    郑天宇站在陆舟的一旁,手指微微颤抖,有些紧张随即而来的专家提问。

    只是没想到第一个问题让他破防了!

    “参赛期间指导老师和你们有没有联系?”

    陆舟平静地答道:“没有,全程都是我们自己作答的。”

    好在接下来的第二个专家提问回归到论文当中。

    “第三问的模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陆舟没有犹豫,一气呵成地阐述道:“面对第三问,我们的模型主要是*¥##!@#……”

    有一名专家提问道:“用的什么方法得出了什么结果?”

    陆舟简单回答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