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外,能源上还是自给自足,太阳能板、雨水处理系统等设计可以补充基本需求。    毕竟试验班和少年班都是学校的两大重心,光华学院绝对不能出事情。    会议开完,陈灏率先离开。    现场的教授们三三两两地走出,一边走着一边说着话。    聊得话题当然都是脚下的这栋教学楼。    “这栋大楼造价至少20亿吧?光华也太有钱了吧……”    “这笔费用要是给我做科研经费,那该多少啊。”    “黄教授,你直接辞职跳槽过来,那经费不就管够了吗?”    “……”    就在开会的时候,陆舟也刚抵达鹭岛大学。    来到李勇教授的办公室门口,轻轻敲门。    “请进。”    陆舟打开门,里面坐着正处理文件的李勇看到来人是陆舟后,顿时笑了起来。    “是不是论文写作遇到困难了?第一次写论文折腾一番很正常,你也不要再在意。”    “额,不是,是论文已经写好了。”陆舟挠挠头说道。    “已、已经写好了?”李勇一怔,把肚子里一些安慰的话硬生生给憋回去了。    “真的假的?我跟你讲,学术这个事情可急不来,一定要戒骄戒躁。”李勇眉头微微一皱。    “教授,您先看看。”    李勇接过陆舟递过来的U盘,插入电脑里,读取了论文。    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仔仔细细地看着论文。    对于做学问这件事儿,就像提着一个木桶,从大海里往水库里运水。    一路上,颠颠簸簸,战战兢兢,兢兢业业……翻过崇山峻岭,淌过风吹日晒,最终走到了学术的大水库面前,能从那翻过来的木桶里,往水库里倒进一滴水,那这一路便不算是白走一遭了。    做学术一定不能不能有功利心,要忍耐得住寂寞、枯燥。    急功近利,是很难研究出什么成功。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科学家大都家境不差的原因。因为家庭在中产以上,不用承受生活的疼痛,可以心无旁骛地专研科学。    当然也有寒门出身的科学家,这种就更令人敬佩,肃然起敬!    对方不光要忍耐的了科研、学问的寂寞,还要能够承受得了生活带来的一些现实问题。    对于陆舟的数学天赋,李勇自然清楚。    陆舟能够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脱颖而出,并不是因为数模竞赛平台太小,而是陆舟本身就像是一块金子,光芒太过耀眼。    但陆舟毕竟还是一个本科生,数学论文可不比生化环材的论文还能够水一水。    这上面是水不得的!    数学论文的论证过程非常严谨,“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用在数学上就非常合适。    只要写错了一个数据,后面通盘就错了。    这就是数学,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出现差错!    “椭圆曲线整数点的递推序列及二次剩余法求解?”    李勇看到这个论文标题微微一笑,这个论文的类型算是数论的一个比较简单的一部分,都不用交给数学系的其他教授了。    「陆舟这小子,论文写这么快,毕竟还是年轻人,得多敲打敲打。」    心里闪过一丝念头,毕竟对于这篇论文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