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虎将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徐和和夏侯家的家兵并没有得到官爵的封赏,家兵属于私人武装类似部曲,曹操也是不便封赏的。徐和在内的二十名家兵也就由夏侯称自掏腰包赏赐。

    府里的奴仆有安宁侯府送来一些原来伺候过夏侯称的。

    也有二哥夏侯霸送来的女奴,留下的还有封信,信中表示自己常常恨的咬牙切齿,立志要为父亲夏侯渊报仇雪恨。希望夏侯称可以帮助自己获得领兵讨蜀的机会。

    还有几个貌美的宫婢,是魏王赐下服侍夏侯称的。

    其余的都是各家亲善的或者亲戚送来的。人很杂,但是省去了夏侯称一大笔费用。

    除了几个宫婢之外,其余奴仆的身契都送来了府里。

    按照此时夏侯称的身份地位和府邸大小,十九名家兵显然不足以负担整个府邸的安保工作,而且这个年代贵族出行时身边还需跟随十个左右的家兵。于是将徐和认命为大管家后,命其搜罗一些手脚干净的侠客充做家兵。

    沐浴更衣后,夏侯称坐在卧房开始研究发财大计,徐和在一旁静静的研墨。

    穿越前辈们首选的是酿酒。汉代的酒的种类众多有米酒、果酒、桂花酒、椒花酒等。但是由于战乱,老百姓吃饭都很困难,也没有人再去种果树,野果酿的酒味道很差。粮食短缺,只有在粮食多熟的东吴才能大规模酿酒。在魏国,可以酿酒的粮食价格不会低。

    盐更是只允许官营,任何人哪怕夏侯称身为宗室也不能碰的底线。

    夏侯称思来想去,只有从这些有购买能力的世家身上下功夫。现在贵族所穿的华服一般都是蜀锦制造,美观但是沉重且透气性差,而且现在蜀汉与魏国是死敌,蜀锦的价格十分高。而香云纱,做出来的衣服穿着凉快,不会沾身,有垂感,一定会在上流社会畅销。

    香云纱又名莨绸、黑胶绸,在民国时期是高档旗袍的制作材料,纺织界称作“软黄金”。传统香云纱的生产是以家蚕丝为原料,在织成平纹织物后,用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的块茎汁液多次进行浸渍、晾晒后,使织物附着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再用含有高价铁离子的塘泥均匀涂覆于织物表面,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后制成正面黑色、底面咖啡色的面料。

    传统方式步骤繁多,夏侯称记得不是太清楚了。只记得三蒸九煮十八晒,简单点说就是6个步骤:坯绸精练→洒液→浸渍→过乌→再浸渍→定幅。整个过程需要半个月之久。

    光照在香云纱生产过程中,光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阳光的照射,莨绸的黑色才更加自然、富有光泽。因晒莨工艺对光照强度要求极为严格,因此,阳光的强弱决定了一年中莨绸生产的时间。每年只在4月—7月初和8月下旬—10月底开工,只有这2个时期的阳光强度适合晒莨。

    而现在刚好是八月,刚好开工制作。

    孙权在不久前上表称臣,东吴与魏国正处于蜜月期,采购薯莨不是什么难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