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因何造反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邓玉函也道。

    众人集思广益,开始了重新设计,邓玉函懂得机械,但是一些精巧东西却做不出来,于是便派人去了澳门,雇佣了几位来自欧罗巴的钟表匠。

    终于,在大半年后,由一个瑞士人叫怀特的表匠制作出了“飞梭”,飞梭放在特制的槽中,借助于一条特制的绳索带动织梭,织工拉动绳索使其来回飞越梭道。就效率来说,比原来手掷梭子方法相比较,效率提高一倍,布面也比原来的宽了一半。

    纺纱机,王徵提供了一个思路,把原本横着的纱锭竖着放置,这样就可以用一个纺轮带动更多的纱锭。王徵和邓玉函合作,按照这个思路设计出了新的纺织机,可以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把效率提升了一倍。后来又进行了改进,可以用一只纺轮带动三十二个纱锭,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水力纺纱织布机初步发明出来后,朱由检便下令建立纺织工场。一开始是准备在北京城外永定河边建场,后来徐光启提议,可以把工场设立在天津。

    理由是天津守着运河,从山东河北各地收购的棉花可以通过运河运到天津,生产出来的棉布也可以通过水道运往外地甚至运出海外。而若是把工场设在北京的话,运输需要先经过运河到达通州,然后从通州经陆路转运,非常麻烦。

    而且天津卫城以东,靠近海边有大量的盐碱地,这些地方种植庄稼产量极低,很多都是荒地,购地的成本很低,甚至可以直接用皇家名义征收,毕竟将来的工场会越来越大,需要的土地很多,北京城外永定河边的田地皆上好农田,都是有主之地,征收起来必定扰民。

    朱由检从善如流,听从了徐光启的建议,决定在天津建设工场。经过考虑后,派宋应星为皇家棉纺织工场第一任总理,负责工场筹建之事。

    就在崇祯元年,宋应星再次会试落榜,对科举彻底绝望,在徐光启的举荐下加入了皇家科学院,从事他最感兴趣的研究工作。水力纺织工场建立,需要建造太多的水力机械,必须有这样的人总管。为了激励宋应星,朱由检给了他一个翰林院待诏的官职,虽然只有从九品,却是清贵的翰林官,而且不用在翰林院上班。

    当然,宋应星只是负责技术,具体管理上,则从科学院商科调了一名叫做田华的讲师担任大掌柜。田华原本是阉党的商行掌柜,阉党倒台,资产被查抄,田华差一点被抓进锦衣卫大牢,科学院成立,便被招到科学院当讲师,给商科学生讲授商业管理运作。

    田华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山东拜访各家士绅,以皇商的名义敲定棉花收购合同。他给出的价格不低,甚至要稍微高出一点市场价格,要的量又大,山东的士绅们自然愿意和他合作。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把时间往前拉,就在科学院众人还在研究水力纺织机械的时候,新成立的大沽水师,周遇吉和郑芝龙接到了一个任务。</p>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