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华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成为中原百姓的恩人,士绅的仇敌,功满中原,怨满中原。”

    袁世凯喃喃自语:“功满中原,怨满中原……好一个功满中原,怨满中原,真叫人难以取舍啊!东海,如果你坐在我这个位置,你会作何选择?”

    徐世昌不答反问:“项城,你在那边呆过一段时间,对那边有何看法?”

    袁世凯不加思索:“物产丰饶,老百姓丰衣足食,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学,简直如同人间乐园一般……只是,那边已经只知道李氏,不知朝廷了!”

    徐世昌问:“那支军队战斗力如何?”

    袁世凯沉吟了一下,说:“很硬朗!名义是他们是民团,但论武器装备,比起咱们北洋六镇来毫不逊色,战斗力更是极为凶悍,在与淮西、徐州豪强决战中,他们的步兵敢挺着刺刀跟骑兵对冲,用刺刀生生将骑兵捅到崩溃!那场大战打得天崩地裂,却没有一支黑衣军主动投降,更没有一名士兵当逃兵,被打散的都在两天之内主动回到部队了,这放在国内任何一支军队中都是不可思议的!”

    这是大实话。此时的中国军队,哪怕是新军,都存在大量抓壮丁的行为。新军兵员的文化程度确实比旧军队要强上不少,但那仅仅是针对炮兵、工兵、通信兵、侦察兵、参谋人员等等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兵种,普通步兵仍然是文盲一抓一大把。既然是文盲,自然也就别指望他们有什么家国情怀和牺牲奉献精神,他们只知道跟着大帅有肉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出现大量逃兵那一点也不稀奇,哪怕是北洋六镇也不例外。北洋六镇尚且如此,其他军队就更不用说了,哪怕是打胜仗都能逃散一堆士兵,至于大败……得了,十成兵马能收拢两成就算你本事了。可黑衣军却不存在什么逃兵,哪怕是被打散了也会积极想办法归队,这真的有点儿不可思议。

    徐世昌却看得很透:“如果我当兵就有一百几十亩上好的田地,每个月可以及时拿到军饷,受伤了阵亡了还有一大笔抚衅,立功了更是能得到奖励,换我我也舍不得当逃兵。他们根本就没有后顾之忧,哪怕是受伤了,阵亡了,家人也只会过得更好,绝不会过得更差,自然是拼死力战……这支军队,可怕啊!项城,如果将来你有意争天下,这支军队将是你最可怕的劲敌!”

    袁世凯苦笑:“真不希望有这样一个劲敌啊……东海,你说如果我能给每名士兵五六十亩土地,他们会怎么样”

    徐世昌说:“他们会视你为再生父母,哪怕是让他们去跳火坑,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袁世凯沉吟片刻,说:“那……就这样干!让我们的人想办法搜集河南、河北、东三省等地的地主的罪行,然后找借口抄家,把他们的田分给士兵,模仿苏北办大农场……先从中小地主抄起,那些大地主,等到天下有变了再收拾他们!”

    徐世昌正色问:“项城,你真的做好怨满中原的准备了吗?”

    袁世凯淡然一笑:“怨满中原又如何?难道等到天下有变,我还能指望那些地主跟我一条心不成?他们爱骂就让他们骂好了,只要军队跟我一条心,我便无所畏惧!”

    徐世昌叹了一口气,说:“我建议先在辽西那边试行。那边地广人稀,地主更是亦农亦匪,找借口容易,抄得的田地也多,抄得的田地可以论功行赏,立三等功赏田二十亩,二等功四十亩,一等功八十亩,如此既能提高部队的士气,也能避免竖敌过多,过早地遭遇太大的阻力。”

    我们时常把“北洋六镇”挂在嘴边,其实在辛亥革命之前,北洋军已经编成了七镇精兵,其中第三镇就驻扎在东北,镇守着那白山黑水。此时的东北人口不过一千八百万,那是真正的地广人稀。不过,闯关东的浪潮不可遏止,每年都有无数无地或者少地农民拖家带口的从山东、河南、河北出发,浩浩荡荡地穿越辽西走廊,挺进东北,尤其是山东,是这次人口大迁徙的主力,东三省那边数量众多的山东村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过大量新移民的涌入不可避免地带来治安上的问题,东北那边土匪多如牛毛,很多地主既是地主,又是土匪头子,平时种田,机会来了就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着实令人头疼。

    在这种背景下,在东北那边以剿匪为名灭掉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地主,把他们的田地收为军功田,似乎……

    行得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