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军事行动的近卫284师,它就是最佳模板。

    巴尔岑觉得别列科夫将军取得一些列成功,所需的就是三大法宝。第一,战前对士兵严苛的体能和技战术训练。第二,不同于一般部队的特殊武器装备。第三,优良的通信系统。

    这三点中哪一个最重要?当然是严苛的体能训练!

    在巴尔岑看来,装备自产的高性能RPG武器和鲶鱼火箭炮,是让部队有了极强的反坦克能力,但若是敌人都是一群纯粹的步兵,这些武器的使用效能就打折扣。

    抛去这些,近卫284师和友军伞兵233旅,大家装备的武器里最好的也就是SVT40这种半自动步枪了,部队里还有大量缴获的德军MG34。至少的军械上,沼泽地的苏军和其他的苏军只是在步兵武器得到加强,至于重炮,也就那缴获的二十门缺乏弹药的75毫米野战炮罢了,炮弹迅速耗尽后它们就是一堆废铁。

    真正让近卫284师屡立战功的,还是别列科夫对军队的“斯巴达式”的训练。

    士兵要非常能负重奔跑,以此练就极强的机动性。每个士兵都要加强打靶训练,以求快速练就合格的枪法。

    还有另一个关键点,按照沿用三年的1939版《步兵操典》,部队最小作战单位是步兵班,在巴尔岑这里,他果断予以调整。

    最小战斗单位,应该是“作战小组”!一个步兵班要细分成三个小组,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三个小组构筑成三角形阵型,以一个“铁三角”共进退。

    担任师长后的巴尔岑没什么怨言,他有的是极大的着急,尤其是《红星报》这一主要面对军队的报纸发放下来供战士们传阅,其中总是介绍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要,与英雄人物们的伟大。

    在报纸拔高未经任何战阵的新战士们的战斗热情的同时,巴尔岑得到了的是对前途的焦急。

    故而在全师战士的第二次集结大会,巴尔岑借助扩音喇叭直言不讳的对大家讲:“未经过严苛的训练就上战场,你们就只是些拿起武器的民兵而已。为了在不远的将来最残酷的战斗中你们能够大量幸存,我必须以极端的方式训练你们。”

    巴尔岑的核心意思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也是杨明志教会他的核心训兵思想。

    严苛的训练开始了!

    巴尔岑担任师长后迅速下达了一系列命令,例如每天的跑操变成负重行军五公里,到了傍晚,还有一个五公里等着大家。

    对于大部分的新兵,他们未被征召之前就从事着很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部分人还是能够适应的,至于那些无法适应之人,巴尔岑想都不想就将他们刷下来。

    不能胜任长途奔袭,那就是部队的拖油瓶。

    这些不善奔跑的人倒是有个好去处,差遣给炮团,担任搬炮弹的苦差事。

    巴尔岑的这番操作倒是给了一些投机取巧的人机会,他们故意在训练时显露不适应,被遣到炮团又显得生龙活虎,仿佛他们就是为炮兵而生。实际呢?这些家伙实在是聪明人,他们懂得当了炮兵,战场存活概率绝不低。

    部队就这样经历了长达三周的高强度训练,不仅仅是巴尔岑的324师,他的老战友拉夫连季的322师和叶甫根尼的323师也是如出一辙。

    这丝毫不怪,拉夫连季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