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回古代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黄致听了吴书生的惋惜之言,道:“贤弟是北方人,大约不知道咱们这里秋收本就比燕州早二三十天。虽则今年秋收提前了,倒也不是提前了四五十天……算算往年,也就是七月中下旬的样子。”</p>

    吴书生有点诧异,王得春捻着胡子,笑道:“先生有所不知,南方冷得慢,太阳给的热量多一些,故而成熟期本来就早一点儿。等勘校完了字典,先生听我们老爷说几堂地理课就知道缘故了。”</p>

    吴书生便想起从《杂学》上看来的那点日地关系的学说,不免有些恍然悟了的感觉。</p>

    李咎亦道:“按今年的水热光合来看,即便拖够了日子,粮产依然比不得正常年份。索性收了来看看减产年份与正常年份的比较也罢,收得多一些,总归会更准确一些。再者,这田里、荒山上,种的都是我从家中带来的种子,少收一颗都是损失。”</p>

    吴书生默然无语,等李咎开了镰,他便蹲在大秤杆子边等着看计数。</p>

    去年的玉米一个**就有六七两重,因此才有了亩产神话。今年的玉米穗看着就比去年的小一圈,李咎估摸着产量能有去年的七成就不错了。</p>

    吴管家倒是建议李咎从看着最大的一穗开始,李咎没听,随手从地头最近的一株苗上掰下一个不大不小的递给幺娘上秤,果然只得五两一钱。</p>

    吴管家心下一沉,道:“比照去年的折算,去年二分地玉米产得五百多斤,今年恐怕只有三百斤了。”</p>

    吴书生愣了一下。</p>

    他当然知道稻子的亩产大约是四百多斤的样子,因此在他心里,李园良种的减产起码也得减到二百斤以下,才够的上让人担忧。</p>

    但是他听到了什么?二分地“只得”三百斤,换算成亩产可得一千五百斤了,几乎达到了上等田稻子亩产的四倍,如果是薄田,那就更多了。</p>

    如果天下的粮食能多收一倍……恐怕活人能多一倍,但是米价也得跌一倍吧。</p>

    李园人这么狂妄,就连比平常粮食高出三四倍产粮的粮种,都要被挑剔成“退化”种了么?</p>

    吴书生听说过去年李园的粮食产量,不过他按照地方官员一向喜欢虚报政绩、好放空话的秉性揣度,猜测那高得恐怖的数据必有猫腻。京城的人也是这么想的,因此才会围绕李园争论不休。</p>

    倘若李咎真的把亩产三千斤的粮食拍在朝中官员的脸上,那还有什么可争论的?给李咎下旨封赏送个“大雍农神”的匾额给他人供在功臣祠里才行啊!</p>

    李园人没空理会一脸呆滞的吴书生,李咎开了镰,他们赶紧跟上收割。</p>

    玉米穗被收来一筐筐地送去称重,并按单穗的大小再次分拣。尤复带着学生物和农学的学生在一旁虎视眈眈。根据优势遗传理论,大规格的种子总是更容易产生大规格的后代,而逆转种子退化的第一步就是把符合需求的性状挑出来。</p>

    土豆、红薯、花生……包括本土产的粳稻,也是如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