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约梁山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去干吧。

    不为自己,只为了子孙后代的荣辱将来也必须积极加入进去。

    老刘家不能做被无情的时代滚滚浪潮淘汰的家族.......刘家不能在他手里湮没绝根成为被耻笑的历史尘埃.......

    .............................

    此时,他的长子子羽已经在叛逃狂潮前就以清州军奋勇抗辽中阵亡的名义脱身转去了海外为重将。

    还年幼的三子刘子翼也早以不幸病故为名悄悄去了海外生活,去接受新时代大学教育争当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去了。刘韐身边只有老妻和次子刘子翬以及几个忠心耿耿的军汉老仆。

    今日是从国难前到今天的刘韐第一次上朝,也是他第一次在朝堂发言。

    此前,他以二子不幸病亡,最爱的最出色的长子也不幸阵亡而心痛到病倒了为借口,托病一直在家休养,避开了叛逃狂潮国难时朝中的激烈风波。

    那时君王和众臣全都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惊恐繁忙,也没人会有心思关心刘韐到底是真病了还是假病了、病得到底怎样,皇帝也没心思派御医关照他这个病倒了,急眼间却用不上的能臣。

    随即在海盗强横敲诈掠夺下京城也没御医可用了,医术高的都被勒索走了,不论人品医德好坏都得为赵岳最重视的海盗帝国医学大业奉献知识力量,灾后连赵佶父子皇帝若是有病了,也只能找找宋国还有的半吊子甚至二五眼无良大夫看病,不是看病要命的蒙故大夫就不错了。刘韐的病,就更得不到朝廷和帝王的关心了。

    满朝文武也集体自动忽视了刘韐的存在。

    一个病倒了出不了门,说不定说死就会病死掉的老人,有什么可在意的?

    一个资格够老够高却没什么实权的大学士,不是官场威胁,也不值得关注。

    如此,在一年多时间里,刘韐在家悠然休整得很好,实际是在偷偷摸摸研读和学习海盗帝国那边的籍,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他能看懂的,努力学习和见识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并结合自己的老经验,全力提升能力.......同时进一步栽培聪慧也有才的二儿子的能力,父子共同努力以备不久就会猛然降临的“天塌了”的那一天好挺身奔上边关战场。

    选择今天病好了上朝,自然也是有意如此,为的就是帮一把倒霉时没人会伸手拉一把的李纲。

    李纲是典型的中国封建时代君子士大夫,满脑子儒腐知识观念......在赵岳眼里属于脑子长锈的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赵岳对这位历史上的赫赫有名抗金英雄并没多少好感,太顽固保守......但欣赏其民族大义坚定在心,铁骨铮铮......那些强行引导下能为民族大义英勇而战的歹徒坏蛋,赵岳尚且愿意给个追赶融入新时代的机会,对李纲,赵岳自然更愿意拉一拉......

    试一试用用和改变李纲。

    不行,再说。

    眼下先得保下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