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约梁山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仅打破了拖沓不前,只是提高了进军速度。想依靠这只步军顶起大战任务,那是痴人说梦。

    他哪敢指挥这样的军队打仗。

    那等于是主动把老命交到这帮毫无责任感的老禁军狗东西手里送掉。

    日夜焦虑,甚至惊恐万分,童贯搞军事这么多年还从来没陷入如此忧惧愁苦难为中。

    一急眼,他又从由王禀统一指挥围剿田虎的各州府部队中大力抽兵继续换,不算刚调换来的李侃部辽州军,总共抽了两万人,这下解决大问题了。

    可是,老禁军狗东西还有五万哪,仍然占据大军步军的主导,这只部队整体仍是烂军,在大战时必然仍然会是一战甚至还没正式接战呢就溃逃惨败,不会是其它结局。

    童贯惊虑着急下又把辛兴宗统一指挥的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北的西边军抽了一万人....这下总算把老禁军压缩到一半了,由抽来的新步军加两万听指挥的骑兵共同震慑压制剩下的四万老禁军,大军整体上才勉强有了可战条件。童贯总算多少松了口气,却也不敢懈怠,继续抓紧时间整训.....

    童贯不抽调李侃部辽州军,是他心里很清楚,从河北东路抽来的边军肯定是不好的兵。

    用脚丫子想也能知道,河北东路那文臣三边帅:张叔夜、宗泽、刘韐,只会在欧阳珣的调兵令下就势把本部不想要却平常又没法处理的那些兵专门踢出来派到西边来补充作战消耗。

    谁也不会把自己的精锐好兵调给别人。

    这是必然的。

    张、宗、刘,三边帅士大夫即使气节再高尚再顾全大局也不会削弱自己成全别人。他们自己就得依赖堪用的兵打仗和保命。他们的守边抗辽压力也确实巨大,甚至是压力最大的。

    至于李侃部还有大名府的精锐兵。童贯也没想着抽取。

    不是童贯瞧不起梁中。

    就梁中那样的所谓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文武全才,能治出什么好兵来?

    童贯是老贼,对大宋官场数得上的文武官员全都比较了解。

    朝廷觉得梁中是难得全才,这么多年一直信任并重用着镇守北0京要害,就没想过更换。蔡京也觉得他这个女婿是个人物,足堪大用,镇守大名府阻挡辽军南下甚至能绰绰有余。童贯是军事内行,却很清楚,屁呀。梁中就是个精明自大到轻狂的官僚文人军事废物,连文治都没本事搞出色了,没蔡京本事一半,你看看大名府的经济民生情况就可知,何况是根本外行的武治。

    退一步说,就算大名府抽过来的兵确实是好兵,童贯也不能抽。

    他必须给李侃留点可靠人手能依靠着压制统领起河北东路来的那些坏兵。

    李侃可不是久在当地领军的王禀等人。对辽州来说,他是新人,没有王禀等将领治军和围剿田虎多年在当地积累出的威望,手下又全是新来的拼凑的兵,在这只军队中没有嫡系,没有根基.....若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