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约梁山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佶确实聪明过人,不是不识人,也不是不擅长玩政治,他的政治手段很高明,连蔡京这样的历史巨奸在他手中也是随意搓扁捏圆,赵佶不是没能力当一代明君好皇帝,他只是性子与喜好使然,把劲多半使反了,一直步步坚定作死才玩崩了,把自己玩进去了,最终倒了大霉,下场凄惨无比,’光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最可笑的亡国君王

    但对眼下的赵岳和梁山集团来说,赵佶把张叔夜调到东昌府,确实是高明阴险一手,有威胁。

    只一点,梁山通往大海的水道就通过东昌府境内,换句话说就是张叔夜能监控住这条水道,这就极大防碍了梁山

    对这位历史上轻易铲除了当时正闹得欢实的宋江集团的官员,赵岳不得不防。

    他忍着因到家松懈下来而格外阵阵上涌的疲惫,打起精神和何玄通就张叔夜一事多聊了聊。

    何玄通自然不知张叔夜在历史上的厉害事迹,有观人奇术也没见过张叔夜本人真容,不知张叔夜之能,原本是没把张叔夜当回事的,看到赵岳却罕见的如此重视此人,他不禁诧异,心里也重视起来,把了解的张叔夜所为自然说得详细

    张叔夜在夏季的海州那场灾难中受到的打击和触动可不轻。

    赵岳当时刻意嘲讽张叔夜的话,对张叔夜确实起了很大的警醒启发。

    张叔夜因失陷海州,原本是告罪等朝廷发落的,他知道至少蔡京不会放过这个报复整治他的机会极可能满门落难,谁知闹了半天却无罪还似乎多少有点功劳,没调任升官,但也没什么磨难,仍是海州知州,刚松口气,琢磨如何重振海州的人口经济与海防,还没怎么具体着手艰难展开呢,居然就调任了,实际上是荣升了,成了比海州安全不知多少倍、底子也不知好了多少倍的山东内地重镇——东昌府知府。

    他的精明清醒,立即就明悟了朝廷这次如此重用他的目的——监视梁山,控制和打压沧赵家族在山东的这处基业。

    对朝廷的这个意图和用他,张叔夜心里是五味杂陈。

    这主要是源于赵公廉。

    对这位大宋历史上最年轻的二品大员高官,正年轻力猛正锋芒万丈的侯爷,张叔夜既敬佩惊叹,又对其有些不喜。

    赵公廉的能力魅力和贡献,张叔夜心服口服,自愧不如,自认是远远不如,但对赵公廉的宠臣身份、恃宠而骄、屡屡破坏甚至公然践踏儒教政治传统、官场规矩的各种嚣张胆大行为又极其反感排斥,认为是无君无父轻狂

    但皇帝赵佶就是个轻狂的君王,早前就是偏爱和纵容赵公廉,张叔夜很看不惯也只能干看着。

    后这对轻狂君臣起了冲突,根本利益上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赵公廉对国家的贡献与重要性越发大了,赵佶却暗暗翻脸,非常想痛快一刀杀了赵公廉杀光沧赵满门,却不得不屈从现实仍重用着,张步夜又为赵公廉感到可惜甚至叫屈,认为朝廷对沧赵家族确实不公,皇帝和朝中权臣们做得太过分了,简直是不顾王朝体统,不要脸了但他仍做不了什么。

    现在朝廷居然调他来收拾沧赵家的老二赵岳,掐死沧赵家族最后的一点基业——梁山,张叔夜从骨子里发出一声呻吟看这个乱糟糟的局势,大宋王朝一难接一难,一个弄不好就完蛋了,朝廷还穷折腾什么?

    都这个时候了,皇帝的面子就那么重要?

    赵公廉气愤不平,在奏折中说了几句扫了皇帝面子的话,无非是申诉一下委屈,皇帝就这么放不下,不依不饶?

    赵公廉和沧赵家族有什么罪过?

    没有啊。

    只有震世大功,没有罪过。

    人家完全是因功高能力大、财力大、在民间人望高,就成了生怕造反的大宋传统下朝廷的眼中钉。是皇帝和那些人贪婪人家的财富或嫉恨人家的才能,就一齐默契联手刻意加害人家肆意祸害人家。是朝廷在造孽作恶不是沧赵家有罪该罚。赵佶却非但不认错,反而怪人家不肯老实接受打击祸害、不肯顺圣意满门自觉灭绝,怪人家居然还敢口出怨言。

    这真是

    这不是在刻意寒人家的心在拼命逼人家造反吗?

    对蔡京、高俅等奸贼,赵佶到是宽容体贴大度得很。

    蔡京把江山治理得反贼四起、百姓疯狂叛逃,并且儿孙发疯把东京那么多要员或高官权贵家的子孙弄死弄残废了,连得赵佶宠爱的有书画天赋的皇子赵楷都害成了太监,犯了这么大的罪,闯下如此大祸,居然都能得到赵佶谅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