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r />     赵瀚笑道:“无论文吏、皂吏只要政绩卓著便能一直升迁。士子看不起吏员一来文吏无法晋升二来皂吏实属贱役。只要可以继续升迁怕有无数秀才争当吏员。如今不正是如此吗?便是大明举人在我治下都愿从吏员做起。”

    萧焕问道:“举人、进士也这样?”

    “是的”赵瀚点头说“无论秀才、举人还是进士我都不会给予任何优免考上进士我也不会直接放官。举人有资格参加省级公考按照公考名次和实际官缺可以直接做府衙小官最高可担任县级佐二官。”

    “不异地为官吗?”李邦华突然插话。

    赵瀚说道:“必须异地为官但是省内异地只要跨府就可以跨省做小官太不近人情。当然升至主官之后必须跨省调职。”

    “进士呢?”李珂问道。

    赵瀚说道:“进士有资格在全国范围内参加任何一个级别的公考。但是依旧不能直接做七品及以上官员必须先做佐官以锻炼能力。若在中枢升迁至七品须外放为知县进行历练别想着考上进士就能一直做京官。”

    众人面面相觑都为今后的士子感到忧伤那得卷到什么程度啊?

    可大明取士就不卷吗?

    特别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虽然进士都能做官但好多只是无权无势的闲职。

    其中当属京官混得特别惨京城物价本来就贵还得自己租房子住又没能力吃拿卡要。全靠那点死工资过日子养活自己都困难也不知哪年能获得重用。

    而赵瀚的改革就是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一种学历有资格参加各种等级的公考。

    官府缺多少职位公考就招几个人没被选上的自己该干嘛干嘛。

    你可以先找其他工作等着下一次公考不耽误朝廷也不耽误自己。

    赵瀚又说道:“统一天下之后若是等着做官的读书人太多还应当设置年龄限度。七品官做到六十岁必须致仕五品官做到六十五岁必须致仕三品官做到七十岁必须致仕。超过三十五岁不可再考举人!”

    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冗官冗员。

    只要你坐上了龙椅读书人的适应性很强别搞得太过分就可以。

    比如朱元璋一度废除科举十年之久天下士子除了骂几句还能干啥?后来恢复科举制也不是士子骂来的而是朱元璋自己纠正的。

    起因是朱元璋发现科举有弊病选拔出的官员没有经验干啥啥不行。于是废除科举搞举荐制举荐出的官员一上任就能做事等于把培养官员的责任交给社会。

    谁知举荐制还不如科举首先举荐上来的官员良莠不齐其次掺杂了一大堆裙带关系。

    朱元璋试图改革举荐制改来改去也没用最后还是恢复科举制了事儿。

    只要不废除科举赵瀚可以由着自己的想法来。

    李邦华问道:“今后开科考秀才、举人、进士那些《数学》、《几何》也要加入?”

    崇祯已经正式下令在乡试、会试两级科举加入兵法韬略等内容。

    崇祯这个末代皇帝都可以赵瀚今后做开国皇帝为何不行?

    只不过评卷制度必须更改。

    此时的大明科举纯以八股取士考官也只看重八股文即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其他的公文写作、断案、兵法等等全都属于酌情加分项。虽然也要考但考了等于没考。只要你的八股文过硬其他几场考试交白卷都可以。

    赵瀚笑着说:“我是这样设想的。第一场考八股满分一百。第二场考公文、律法满分一百。第三场考数学、几何满分一百。第四场考大同理论满分五十。一共三百五十分以得分来排名次。”

    问清楚之后竟然无人反对。

    李邦华这种进士出身的都不反对因为历代科举内容本来就一直在不断调整。

    别把古代看得过于僵化死板明代的国子监甚至一直使用学分制。每月有月考每年有年考修满多少学分就可以升班。全部学分修满就可以从国子监毕业。

    至于赵瀚说不必照搬朱熹言论那就更没有问题。

    因为从阳明心学崛起之后八股文就各种背离朱熹了。有些考生甚至会研究主考官喜好先调查主考官是哪一派的再以此来选择用心学还是理学写文章。理学也非朱熹那套而是明中期兴起的新理学。

    赵瀚说这么多只是提前讲明白因为明年就要正式调整教育制度。

    至于改革科举等崇祯死了之后再来实行。

    (感谢飘的风nj的盟主打赏顺便求一下月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