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李庭玉显然不认为会有宋军放弃走嘉陵江河谷冒着巨大旳风险翻山跃岭到渠州来。

    听了史樟这一番言论他便有些确定史樟说的“不知兵事”是真的。

    但李庭玉颇喜欢史樟有心帮忙想让这位史家郎君尽早熟悉战事以免在大汗面前失了分寸于是说起如今蒙哥攻钓鱼城的情况。

    “大汗入蜀以来无往不胜唯独在这钓鱼城遇到了阻挡至今已围城四月有余犹不见宋军疲态。”

    史樟问道:“莫不是有大将不肯尽力?”

    李庭玉摇头道:“大汗金帐即在眼前谁人敢不效力远的不说便说半个月前董文蔚将军为激励将士亲自搬云梯冒着飞石登崎岖而上与宋军苦战。”

    “入城了?”

    “差一点可惜伤亡惨重无奈退军。”李庭玉叹息道“之后董将军之侄董士元代叔父攻城率精锐登上城头惜因后援不继被迫撤回。”

    史樟道:“惊心动魄。”

    “不错惊心动魄。”

    李庭玉深以为然点头不已。

    “末将随汪总帅与川蜀宋军交手十余年间王坚声名不算显赫。没想到竟是如此狠角色。”

    虽是对垒为敌之人但李庭玉对王坚却也真心佩服。

    史樟似因此对王坚也好奇起来问道:“此人很了得?”

    “岂止是了得?”李庭玉道:“敢与大汗对阵只说这份胆魄便是世间少有。”

    他起身翻出一份钓鱼城的地图来。

    这地图已有多处磨损。

    看得出来李庭玉每有空闲便是在琢磨如何攻破钓鱼城之事。

    “钓鱼城确实是险峻非常让人见之即感慨上苍长生天鬼斧神功。但只凭险峻拦不住大汗, 王坚此人, 确是名将之资。”

    李庭玉说着, 手指划过镇西门、护国门又道:“自攻城以来我军有两次几乎要得手, 皆因王坚及时支援而功亏一篑。王坚有勇有谋有威望, 心志极坚, 可谓是人如其名。”

    史樟凝视着地图, 道:“我素来认为赵宋必亡没想到, 长生天能赐赵宋这许许多多良将。”

    “是啊。”李庭玉唏嘘不已道:“可惜王坚名将之资, 困于臣节, 迷于穷途。他若愿降, 为大汗效力, 必能威镇四海。”

    “自是如此。”史樟笑了笑有些讥讽, 道:“赵宋君臣猜忌远不如我大蒙古国。”

    他低下头随手摆弄着桌上的筷子, 又道:“李总领可发现一事?我大蒙古国世侯子弟往往兄弟相亲少有间隙。史家, 以及与我相熟的保州张家、历城刘家皆是如此。”

    “确实如此, 汪总帅家中亦是兄弟同心。”

    史樟道:“因大蒙古国从不吝于封赏, 从不猜忌武人。故而英杰不愁无建功立业之机将门子弟不必争一点家财。敢战、敢立功者不愁出路。”

    “正是如此!史郎君见微知著啊。”

    随着这一席话他不由佩服起史樟。

    这份眼力、这份对大蒙国古的忠心无怪乎史家能一门三万户得大汗信重。

    “以郎君之才干、出身往后必为国之柱石。”李庭玉不由感慨。

    史樟拱了拱手应道:“樟虽年少, 亦有建功立业之心今初上战场还请李总领能多多提点。”

    李庭玉见他如此谦逊更添亲近, 忙笑道:“这是自然你我皆为汉军正该同气连枝。”

    一场接风酒宾主尽欢除了坐在主位的史楫。

    史楫始终冷着一张脸也不知到底是谁得罪了他。

    但李庭玉与史樟聊得义气相投已渐渐忘了看史楫脸色。

    多饮了几杯之后酒气上来更是放开不少。

    “请史郎君再饮一杯。”

    “李总领唤我‘敬先’即可。”

    “万不敢如此。”

    “我与你说不必如此客气我史樟史敬先不摆架子。”

    史樟似有些醉了扶着李庭玉的肩低着头摇了摇又道:“去岁我被宋人细作关到猪圈里哈平生之辱。”

    “哪个宋人敢如此?末将必杀他。”

    “不提了不提了。待你我随大汗灭宋一雪此辱。不不, 非为这点小辱, 该是为了大蒙古国, 为了大汗”

    史樟说着踉跄几步, 走到门边站定负手而立。

    “只须沙场为国死何必马勒裹尸还?!”

    李庭玉转头看去心想史家郎君这诗有字平仄不对。

    但这诗中的才华与气魄、这少年郎的风采与壮志还是深深刻在了他脑海中

    数日后大雨。

    钓鱼城西面汪德臣大营。

    入了夜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