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扬帆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郑立农又说道。

    高凡在心里组织了一下按着常见的套路归纳出几条不外乎就是大开眼界、了解到很多实践中的困难、向一线干部学到了很多之类的为了显得不是那么糊弄他还举了几个例子。

    上午的会高凡还的确是听得挺认真的。后世的聚酯生产技术他了如指掌但这个年代的聚酯装置有什么特点他就不太清楚了所以听曹阳成、柴焕华他们介绍的情况还是挺有收获的。

    他也不枉被称为人行自走数据库记忆力极好曹阳成他们讲的一些梗他也能记住此时向郑立农复述出来便显得他听讲认真是个可教育的好孩子。

    郑立农对于高凡的回答还是挺满意的虽然他也听出高凡的话有一些套路但这恰恰说明高凡有足够的情商不是潘越那种愣头青。

    高凡的叙述中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差错这说明高凡是懂这些技术的至少是能够听懂这些技术这对于一个一年级的本科生来说的确是非常难得了。

    “关于黄化聚合釜日常维护的问题潘处长说可以请国内企业来帮忙你对此是怎么看的?”

    说完常规的那些口水话之后郑立农抛出了关键性的问题。

    高凡笑笑说道:“郑部长我冒昧地问一句您就是为这事来的吧?”

    “你说呢?”郑立农还了他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高凡便清楚郑立农的立场了他说道:“我认为潘处长的建议是非常正确的而且是非常急需的。”

    “理由呢?”郑立农问。

    高凡说:“很简单我们不可能靠买设备建起一个聚酯产业。”

    “这个提法倒是有点意思。”郑立农点点头接着问道“那么小高你对咱们国家的聚酯产业了解吗?”

    “看过一些资料说不上很了解。”高凡低调地说。

    “说说看。”

    “我们国家的聚酯产业发端于50年代真正形成生产规模是在60年代。到70年代之后国家领导看到了全球合成纤维产业的大发展意识到我们必须搭上这班车所以开始大力发展聚酯产业。

    “鉴于我国的聚酯设备制造能力几乎是空白目前包括黄化在内的国内十几家大中型聚酯厂都是70年代以来从国外引进的。

    “目前我国的聚酯产能大约是每年40万吨其中大约只有不到2万吨使用的是国产设备。”

    “这个功课做得不错。”郑立农赞了一声。

    聚酯毕竟只是化工产业的一部分部分高凡在北京出发之前估计也想不到会遇上郑立农更不会想到郑立农会带他来黄化。他能够信口说出国内聚酯行业的情况就说明他平时是做过一些功课的这就值得表扬了。

    “据我看到的一些专家预测咱们国家到本世界末聚酯规模要达到300万吨以上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将近10倍。

    “如果这10倍的产能全部依靠引进技术来实现我们的外汇光是引进聚酯装置就全部花光了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高凡断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