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的迟疑。他对周以诚说自己的任务是替秦海挡子弹这并不是一句虚言而是他的真实想法。他目前在国内材料界有很高的威望而但凡搞工业的谁敢说自己不需要搞材料谁又敢说自己不认识陈贺千?陈贺千愿意站出来支持秦海就能够补上秦海过于年轻、缺乏威信的缺陷。

    至于说因此可能会得罪一些人、损害了自己长期以来的老好人形象陈贺千是在所不惜的。他能够感觉出来如果秦海的事情能够做成绝对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为这样一件事情而蒙受一些个人的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黎庆和周以诚他们收到的国家计委的通知正是出自于秦海之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秦海筛选出了一百余家各领域的企业向他们出了参与重大成套设备攻关的通知。在通知上秦海特别说明这一次的重大成套设备攻关与以往不同重点在于解决困扰装备制造业的材料、工艺等难题为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凡是行业里的人对于这样一纸通知中所包含的信息没有看不懂的。以往的大型项目攻关重点往往集中于整机装备的研制而忽略材料、工艺方面的革新。这样一来当装备制造中涉及到某些材料无法自给或者某些工艺达不到要求的时候企业就只能立足于从国外引进先满足整机装备的投产再说。

    在每一次攻关结束之后参与的企业都会表示要继续进行研究把欠缺的材料、工艺等环节弥补上。但上级部委机关只在意整机的制造哪会有闲情逸志来关心这些边边角角的事情。上级不关注了下级自然就没有积极性了于是这些问题就只能放到一边等到下一次再要生产同类装备的时候再重新提出来。

    在我国的工业史上有过许多“神奇”的故事比如某某装备生产过程中缺乏某一种零件。技术人员甚至是现场工人“灵机一动”找到了另外一种零件作为替代品便解决了问题保证某某装备的“按时竣工”。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很美但经不起琢磨。遇到难题的时候临时用简单的方法来替代并非不可行。但替代之后这些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不能一次又一次地靠替代来敷衍。

    秦海前世是研究材料的因为这个专业的特征接触过无数的制造企业深知行业内存在的种种弊病。既然王鸿生给了他一个这么广阔的平台他自然要借机去整治一下这些弊病。带着这样的心态他便将这一次重大装备攻关的核心任务确定为材料与工艺的突破他明白一旦某些材料和工艺的顽症得到解决整个装备行业必将迎来一轮技术创新的**。

    给各企业的通知里写得非常明白各企业的技术处长们也看得非常明白。但与周以诚一样大多数的技术处长认为计委的专家再了不起也毕竟只会纸上谈兵不了解企业的内部情况。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们便放心大胆地接下了任务向重装办提出本企业承担攻关任务的任务书和时间表同时一个比一个更狮子大开口地提出了经费方面的要求。

    “4ooo万经费年产8o万吨乙烯压缩机的研制这特喵是逗我玩呢?”

    在百万庄大街一幢不起眼的小楼里秦海与陈贺千、李林广对面而坐翻看着企业呈报上来的方案。看到京石机关于乙烯压缩机的研制计划时秦海不禁冷笑起来。

    “小秦你又说脏话了。”李林广笑呵呵地责备了一句。

    “呃口误口误。”秦海赶紧掩饰在两位老先生面前他还是要装出一些斯文模样的虽然大家都清楚他的德行。

    “研制大型乙烯压缩机4ooo万经费倒也不算多啊。”陈贺千评论道“这种大型设备一直是咱们国家的空白原因就是涉及到的技术难点实在太多了没有哪家企业能够全部拿下。如果京石机能够用4ooo万解决所有的技术问题再如果计委方面能够拿得出这笔钱还是很值得的。”

    秦海冷笑道:“如果他们愿意用4ooo万去解决所有的技术问题我也就不说啥了这笔钱我们集团拿出来都没有问题。关键在于他们要这笔钱仅仅是制造一台压缩机而已其中涉及到的低温材料问题、转子叶片的铸造问题统统都排除在外。这样的攻关有何意义?”(未完待续!

    ps:知错就改的好少年大家不该投月票以示鼓励吗?……继续面壁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