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br />
    索勒姆带着人一直把萧东平送出了公司大门说了无数次欢迎萧东平等人再次光临之类的客气话。看着三个人坐上出租车离开索勒姆看着尼科尔问道:“尼科尔你怎么看这件事?”

    “如果不是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我都差点要怀疑他们是哪里来的骗子了。”尼科尔嘟哝道。

    “是啊每克5美元的石墨烯这个价格简直让人无法相信。如果这个价格是真的那么我们的产品价格还能够再降低30%这意味着我们的销量将会上升一倍以上而利润率却完全不受影响。”索勒姆激动地说道。

    “他们完全可以把价格提高3倍即使是20美元每克的价格我们也是会接受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主动降价呢?”尼科尔不解地说道。

    索勒姆道:“我刚才想了一下这或许是他们的一种战略需要吧。他们的董事长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肯定是想进入欧洲市场石墨烯只是他的一块敲门砖而已。他们特别强调和我们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希望获得我们的一些技术专利。

    依我看获得专利这一点仅仅是一种掩饰因为这些专利的授权费并不高他们真正想要达到的是我们对他们的承认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自己宣传材料上说明马蒙公司是他们的合作伙伴之一这对于提升他们的企业知名度是有好处的。”

    “一定是这样的!”尼科尔说道“我接触过不少中国企业他们为了获得欧洲人的认可是愿意付出很高代价的这家大秦集团一定也是如此。”

    要说起来这两位对中国的了解也还算是挺深入的。在那个年代的确有不少中国企业为了沾上一点“洋气”而愿意付出不菲的代价去寻找西方的合作商。有些打着中外合资旗号的企业其实原本是不需要什么外国合作方的挂上这个旗号的目的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什么格。

    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些企业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便在宣传材料上印一个外国老头的头像说这是什么“orhergill教授”或者“hoermann博士”后面加一个生卒年再说此人就是这项技术的发明人之类。

    这种方法在过去效果不错但到了互联网时代就穿了帮。有好事者搜集了若干家企业的宣传材料发现上面用的头像居然是同一个人而这个人在不同的企业又有不同的名字、专业和年龄。再追踪下去查出这个老头其实不过是加州的一个老农民而已平生既没有发明过什么新技术也没有注册过什么新专利别说是什么教授博士没准连初中都是函授的……

    在索勒姆他们看来大秦集团就是一家这样的企业。大秦集团虽然因为机缘巧合成了石墨烯专利的拥有者但这并不能改变它只是一家声名不彰的中国企业这一现实。这样一家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少不了要扯几张虎皮来作为自己的大旗而马蒙公司显然就是被他们盯上的一块虎皮。

    如果照这样解释那么大秦集团向马蒙公司让利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认为中国人想要的那些条件我们完全可以提供。他们想要的那些专利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有些过时了转让给他们对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索勒姆先生你的看法呢?”尼科尔问道。

    索勒姆点点头道:“我完全同意我一会就让弗洛里安他们评估一下看看哪些专利是可以授权给中国人的同时也计算一下如果石墨烯的价格能够降到5美元以下我们的利润能够增加多少。”

    “那么沃伦公司和新冢化工那边我们还要继续联系吗?”尼科尔又问道。

    索勒姆阴险地笑道:“当然要联系而且不能把中国人的条件告诉他们……你要说中国人的供货完全不可靠我们迫切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

    其实事情是很明白的如果大秦集团能够以很低的价格大量供货沃伦公司或者新冢化工要盲目进入这个市场将意味着极大的风险。但马蒙公司不会把这种风险告诉他们对于马蒙公司来说市场上多一家供应商公司就能够获得更大的议价权至于沃伦公司和新冢化工会被坑成什么样子那就不关索勒姆的事情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一向都是商场的法则。(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