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     “况且况且陛下前不久才定下允炆殿下为太孙如今朝中大臣心向允炆殿下。长孙殿下回宫势必会引发波澜。”

    “这等谣言散开诸多镇守各地的将领在外听闻更是人心惶惶于我大明社稷不稳呐。”

    蒋瓛思维清晰语速飞快生怕慢了一些就被陛下打断直接叫人拖出去处死了。

    一口气说完后这才稍稍吸气。还好他是武人肺活量大不然都会被憋得喘不过气来。

    朱元璋听完后面带沉思。

    从孝陵回来后他就一直陷入在兴奋状态中脑海里烙印的大孙的身影。

    听到蒋瓛的话这才想到如今的局势。

    文臣的想法在朱元璋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朝堂上的文臣进过数轮的清洗早就换了好几茬了。

    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去反对他或者是反对大孙。

    但是武将就不同了。

    目前的勋贵武将各种国公侯爵伯爵几乎掌控着天下九成兵马。

    对于武将的心思朱元璋最是了解除了少部分人外几乎都是莽夫之流。

    说得好听点就是豪爽义气说得不好听一点便是有勇无谋。

    哪怕是所谓的淮西二十四名将大部分也都是文盲出身少部分则是后面开始自学起来。

    不同于东汉末年三国纷战打仗十分讲究谋略。

    元末明初的时候什么千年世家传承勋贵几乎全被蒙元给毁得一干二净。

    越是庞大的世家越是被干得厉害整个汉族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当年朱元璋起兵的时候蒙元已经有些支离破碎残余势力也成不了气候。

    他所面对的陈友谅早前不过一个小吏张士诚更是盐贩出身。

    下面率领的军队也都是正宗农民起义部队。

    最初大伙打仗的时候几乎都是一窝蜂哪有什么战术战阵计策的讲究。

    拼得就是一个猛字。

    也就是这般像常遇春这样的莽夫才能够一路莽下去。

    打仗打多了经验就丰富了。

    不过在个人的性格上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以几乎都还是那个样。

    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这样的情况在古代是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

    军队的军纪主要在于对长官和律令的服从并不包括对百姓的亲和。

    事实上大规模的劫掠在大部分时候都被视为军队正常的福利残暴却军纪严明的军队在古代屡见不鲜。

    朱元璋最初的这些淮西勋贵的将军们均是如此。

    明朝的杀良冒功在后世可是极为有名的这股风气就是明初传下去的。

    明初最狠的就是常遇春了屠城杀俘杀降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已成常态。

    朱元璋却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情去责罚过常遇春只是对其劝告如果每到一个城池都进行大规模的杀戮。

    那就算这个城市再多的人口再广阔的土地里面没有人也只能是一座废城。

    至于常遇春有没有听到心里去恐怕是没有的。

    连常遇春这样的顶尖名将都是如此就不要去想象其他将领了。

    现在明初的所有武将成员并不像是一个军队更像是一个庞大的黑社会组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