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的解释道:

    “爷爷你有所不知就安南在爷爷的心里大概就是丛山峻岭瘴气甚多我等大军过去极易水土不服。”

    “如同蜀道一般行军困难小国寡民也没啥利益可图是这样吧。”

    听到这话朱元璋冷哼一声道:“你知道便好在咱看来打安南还不如去打倭国至少那里就像你说的那般银子多得很。”

    “耗费点力气把倭国打下来了至少咱大明上百年都不愁没银子用了。”

    朱英回道:“银子不能当饭吃啊可是爷爷你可知道那安南对于种植水稻来说却有着天然的优势。”

    “安南那边的水稻基本上都是三季稻也就是一年三熟而安南的水稻种植地区基本上都是受到河流的灌溉。”

    “天然的水利土壤极为肥沃亩产比之我等大明良田还要高上数倍。”

    朱英缓缓的解释道。

    其实他本身对于安南也不是很了解但是热带雨林气候还是知道的。

    最为主要的后世的安南本就是粮食出口的大国耕地不多人数不少还能有大量粮食出口。

    足以说明在耕地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之所以现在没有体现出现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现在安南的农耕技术太过于落后了而且安南官府对于水稻这块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而且因为没有水稻种植技术现在的安南由于诸多因素农业这块还没有造成腾飞。

    朱元璋闻言迟疑中带着一丝不信但大孙的话极为肯定。

    于是问道:“大孙这些事情可开不得玩笑。”

    从内心中其实包括大孙所言的倭国银山朱元璋还是保持怀疑态度。

    只是倭寇太过于嚣张大明的使臣被杀他这口气也憋了二十年。

    之前大孙执意要打倭国他感觉自己估计拦不住也就干脆打了算了。

    现在又来个安南这次大孙又说是粮食的问题。

    粮食这可比银子来得重要得太多了。

    “爷爷我可是想着去安南开国呢这等事情自然早就调查清楚了其实关于这个事情的真假随便派一些细作去打听一方就能清楚。”

    朱英解释着说道。

    朱元璋闻言下意识的点头。

    倭国银子的事情不好说大明懂农业的大臣还是很多的派几个使臣过去查探一番大孙说的是否真假顿时就能知道了。

    这般想来朱元璋顿时就相信了大孙所说的话。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