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省东盛堂大门外面都会排起长队吧,这样是不是会引起轰动呢?你们再算算成本,平民百姓用的药一般都不到一两一瓶,每瓶就是一百粒,我们其实每天才送出去不到一两银子,十天也不到十两银子,两京十三省总共也才一百多两银子,就是要辛苦李老先生一家人了。”

    众人闻言不由眼前一亮,李建方更是连连点头道:“这个办法好,我们李家凑十五个人出来还是有的,没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家父为了推广医学,耗费三十余年编撰《本草纲目》,几乎走遍了整个大明,我们就义诊十天压根不算什么。”

    张斌赞许道:“文林郎对医学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现在药圣之名还只是在行医者之间传播,只有拜读过《本草纲目》的大夫才能真正明白文林郎的伟大,我们还可以借这个机会将文林郎药圣之名传遍大江南北,让他老人家获得世人应有的尊敬!”

    李建方连忙感激道:“多谢总督大人,多谢总督大人。”

    张斌摆了摆手,随即道:“这样,你们义诊的时候后面都挂上文林郎的画像,桌上也摆上《本草纲目》,我再请当朝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徐光启徐大人为画像题词--一代药圣,名垂千古!”

    李建方和李建木兄弟闻言,连忙站起来,深深的作了个揖,感激涕零道:“多谢总督大人。”

    李树初和李树本兄弟见状,连忙跟着站起来,不住感谢。

    张斌这个尴尬啊,他其实是想着怎么把药圣之名打响,促进药丸和药散的推广,没想到这一家人竟然这么激动,他连忙站起来还礼道:“没什么,没什么,药圣原本就当得此赞誉,我只是顺势为之。”

    张斌谦虚了一番,请四人坐下来,这才继续道:“这样吧,以后药丸和药散的包装上都印上药圣的头像,左书一代药圣,右书传世丹方,这一套推广就齐活了。”

    众人闻言,无不赞叹不已,他们这才明白什么叫推广,总督大人这一套推广下来,药丸和药散绝对会传遍大明两京十三省,销量肯定没有问题。

    张斌感觉,这样应该就差不多了,不过医药产业化推广这么大的事,他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为了防止出现失误,他征询道:“关于药丸和药散的推广大家感觉还有什么问题没?”

    没想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还是李建方,他尴尬的拱手道:“总督大人,有个问题不得不考虑啊,我们这样做等于是抢了铃医的饭碗,他们要是心生不满,到处说坏话,那可就麻烦了。”

    铃医其实就是走方郎中,古时行医之时,郎中身负药箱、手摇串铃,成年累月地于村市街巷往来奔走,为百姓除灾治病,因其手持串铃,故名铃医。

    李时珍的祖父就是铃医,所以李家对铃医是很熟悉的,这种造药丸和药散,让老百姓花一点点钱就能治病,的确是在抢铃医的生意,要这些乡间游走的铃医到处说药丸和药散的坏话,那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