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纲目》,剩下就是一排排的药瓶,这些药瓶并不像那种装珍珠粉c花露等奢侈品的药瓶只有一点点大,而是跟一斤装的酒瓶一样足有胳膊粗细,半尺高,上面除了药名最显眼的就是一个简绘的头像,头像两边的两列字尤为显眼,一代药圣,传世名方!

    药圣是谁,在这之前就算京城的老百姓也没几个人知道,因为《本草纲目》才刊行三十余年,就连大明的铃医间都还没有完全传播开来,老百姓又怎么可能知道。

    但是,这会儿几乎整个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了,神医李建木后面就挂着一副巨大的画像呢,那就是药圣李时珍,而且,头像上还有当朝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徐光启提的字:一代药圣,名垂千古!

    这个字,没人怀疑,大家都相信,这绝对是徐光启徐大人题的,因为这里离礼部衙门不到两里远,要不是徐大人题的,恐怕早就被人收了。

    没人来收,就证明这是徐大人题的没错,药圣之名因此传遍整个京城,前来看病的人也因此越来越多。

    李建木仔细的为坐在对面的中年汉子把了把脉,又看了看他的脸色,再让他伸出舌头来看了看舌苔,这才问道:“你是不是经常吃冷饭冷菜,还有点拉肚子?”

    那中年汉子闻言,连连点头道:“神医,您真是神了,我在外面干活,没法回家,每天都是带着饭吃,所以中午和晚上吃的都是冷的。”

    李建木劝诫道:“你这样不行,冷饭冷菜难于消化,偶尔吃点还没什么事,要经常吃,就会淤积于胃,使胃生火,故又是腹痛,又是拉肚子。”

    那中年汉子捂着肚子连连点头道:“我省得了,我省得了,以后一定注意。”

    李建木点了点头,随即拿起一个瓷瓶倒出六粒药丸,装入一个小纸袋中,叮嘱道:“这是消食丸,健胃消食的,每天中饭和晚饭过后各服食一粒。”

    紧接着,他又拿起另一个瓷瓶倒出六粒药丸,装入一个小纸袋中,叮嘱道:“这是解毒丸,清热去火的,每天早晚各一粒。好了,吃三天就没事了,以后尽量不要吃冷饭冷菜。”

    说罢,他将纸袋递给那个中年汉子,挥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中年汉子接过纸袋,站起身来,连连作揖,口中不断喊道:“多谢神医,多谢神医。”

    这时候,排在他后面的老汉早已迫不及待的坐了下来,看这老汉捂着肚子的模样,应该也是肚子痛。

    李建木认真的给他把了下脉,又看了看他的脸色,随即问道:“头疼不疼?”

    老汉连连点头道:“头也疼,只是疼的没肚子厉害。”

    李建木闻言,毫不犹豫的拿起一个瓷瓶,又拿起一个小纸袋,往里倒了点药散,随即叮嘱道:“你这是突遭风寒侵袭,中暑了,这是风寒散,你回去让人刮下痧,刮完用开水泡了这包风寒散,喝下去就没事了。”

    那老汉一看前面那位给了两袋十多粒“丹药”,到他这里却只有一点粉末末,颇有些不解的问道:“神医,前面那人也是腹痛,为什么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