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先声夺人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如果要打比方的,这种行为,和趁寒暑假带孩子去京华或者京大校园朝圣的做法有点类似。就是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可能这辈子都做不到,或者已经失败了,但如果能去看看那些能做到的人,平时到底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也算是某种程度上对自己的激励。

    老董被这群被下午新闻吸引过来的热心家长们吓得半死,向来以“坚决不搞大事情”为工作原则的他,四点多在街道开拆迁工作大会开到一半收到紧急消息后,破天荒地直接就给街道派出所打了电话。派出所那头一听老林家被围了,更加二话不说,当即出动了所里的最大警力——四个民警,分分钟赶赴现场。四个民警接到任务,骑着两辆摩托车,火速赶到小区内,下车后却发现那群围观的人,也就只是站在楼下面,伸长脖子往上看而已,最多时不时议论两句,说这地方风水怎么就那么好,怎么就孕育出那样一个神童。

    四个出警的民警看得面面相觑,茫然地在现场盯梢了十几分钟后,带队的队长忍不住去小区大门外头的小卖部打了个电话,然后就被派出所的指导员火急火燎地改道指派去了学院路的新华店——听说店被抢劫了,一大票人捧着老林的就往外跑,特么的钱都没付!

    瓯城区以西城街道为中心的一大片地带,在这个周末的下午,莫名其妙乱成了一锅粥。

    等到五点左右的时候,连天机巷都遭了秧。

    林淼家已经被区文化局托管的老宅,原本已经一个多月没大生意了,平时每天最多也就十来个外地来的客人,会花五块钱进去看两眼,然后感慨一下林老师生活不易,居然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写出《小院杂谈》那么荡涤人心的作品,可见做人境界之高远,思想之高深,人品之高洁,不愧是他们心目中全国最好的作家,没有之一。

    然后住在林淼家隔壁的,本职卖螺蛳,但眼下已经被区文化局收编为临时工,每个月稳定拿600块工资,负责卖门票的阿公听到这些话,就会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老林一家子什么德性,他们这些街坊邻居还能不知道?

    也就是不想跟这些粉丝说实话,怕把生意吓跑了而已。

    现在托老林这间屋子的福,天机巷四周的民居,全都开始朝店铺和民宿的方向转型。

    西城街道没做任何动员,这片老旧破住宅区,就变成了商业街。

    光这一点,董希伯就得给老林鞠个躬——

    虽然和湖滨路没法比,但光凭每个月从天机巷收到的税,街道中午的伙食级别就生生上了两个档次。区里头的领导,貌似也越来越喜欢特地赶在临时中午饭点的时候,一大堆人跑到西城街道来搞调研。区府大院食堂的承包商,为此已经向区领导提出了抗议。

    林淼在央视新闻露脸后2个小时,下午五点半,狭窄、脏乱的天机巷里,排起了如龙的长队。

    卖螺蛳的阿公不愧是区文化局看中的人,很当机立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