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风烟路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于袁若和郭子建将何时何地、如何合作了如指掌,建议轩辕九烨:“务必在这酉时一刻以前抢得先机,教他们双方无法里应外合。”

    轩辕九烨当机立断,“将计就计,兵行险招。”于是金军故意在宋方约定地点的附近、开了个口给郭子建和林美材冲进去。林美材初始不知是计,尚未到里应外合的约定时间就以为找到缺口大破金军,直到撞围之后救得还未出击的袁若等人,林美材方才发现不妙,当此时,却已无法里应外合,因为哪还有里外之分!?

    一声炮响,此地原还薄弱的金军破绽突然补足,原来适才不过是虚晃一招请君入瓮!金军重重兵阵复现,秩序井然,霎时将林美材等人一并围在其中,和袁若、曹玄、赫品章一起,关‘门’打狗。

    虽然盟军和袁若苏军团聚、战力总和一点都没有改变,然而,失去了两翼包抄的里应外合,是金军居高临下、四面环绕,盟军和苏军还处于刚刚会合状态、意料之外、措手不及。自然不敌——同样兵马,不同时机,不同战术。就是两种不同结果。

    因为怕迟则生变,一心想打破僵局,结果动早了却逢变,反而帮敌人打破僵局——轩辕九烨恰是利用了邪后和郭子建的心理手到擒来。

    当围城打援的援军也战败被围,基本上连强势撞围、里应外合的一线希望都不再有。

    由于袁若赫品章都身负重伤,所谓里应,实际多半要依赖外合。袁若等人在邪后势如破竹的时候当然可以锦上添‘花’。然而,只要邪后失败了。里应的这些基本上就都‘毛’将焉附。这一点,无论金宋谁都清楚,邪后等人难免后悔没有等到约定时间一起打出包夹,然而当时情境明明也谨慎小心。竟是自然而然地掉进了轩辕九烨的圈套。那破绽,造得真好,浑然天成,无比巧妙,彼处金兵,全是被轩辕牺牲的‘诱’饵。

    “好一个轩辕九烨,宁输几子,勿失一先。”林美材亏得听从了林阡说的“万事小心,随机应变”。方才最大程度地保全,可惜此刻已势不可逆。轩辕九烨这番举措,正是林阡和杨妙真分析出的静流之下必有暗流。

    “邪后。对不住,我们疏忽了,原来近身有金军‘奸’细。”那时曹玄满怀愧疚地对林美材说。

    盟军损失惨重。不幸中的万幸,彼时郭子建身为副将未曾冲锋,帮着林美材扫尾还未完全入围,并且对于事变发现迅速。才不至于断送了更多‘精’锐,然而辩驳不了援军半数人马都已折损或沦陷的事实。郭子建勉强摆脱伏击,轩辕九烨等人却又追及,形势一度岌岌可危,所幸林阡料定“金方必有‘阴’谋反击”、辜听弦和孙寄啸及时赶到,才总算救出郭子建等人,随后整顿军马,尽力与金方这一大路追兵持平。

    “轩辕九烨故意放邪后入城与袁若会师后、再重新继续围城,从而使我军失去里应外合的可能。”战报到达林阡耳畔不过酉时三刻。

    “可惜袁若、赫品章和曹玄都已力竭,武功都只在平素三成,便连自保都难,所以邪后一败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战报继续说,林阡蹙眉,若有所思。妙真恰好看见这蹙眉,隐隐觉察出师父有后招。

    “所幸郭将军能与辜、孙二位将军合兵,可惜与邪后和袁若等人注定远离。”战报里的一丝转圜。

    这一刻才是真正地陷入了拉锯,援军受阻、势不再盛,并且,郭子建和林美材被强行分隔成了两个距离不远却注定不通的战场。

    但还是拉锯毋庸置疑,毕竟邪后还不曾覆没,对金军而言,要打的援弱了要围的城却此消彼长,此其一也。其二,郭子建处虽然只添了孙寄啸和辜听弦等不到百人、他俩也都不在最佳状态,却能令郭子建原先不敌金方追兵的战力瞬然飙高,未尝不能和轩辕九烨的追兵旗鼓相当。那高度,辜听弦一个人达不到,孙寄啸正好补足。

      

    果不其然,平局。

    第一战场,邪后等人不幸中计,盟军有所损失却有幸将损失降到最低,第二战场,听弦寄啸及时赶到,协助郭子建与追歼的金军勉强持衡。

    渐渐的,邪后势盛或金军反击就都不存在了,所有的都慢慢形成了平衡,不能被打破的微妙平衡……

    而第三战场,先前攻敌必救的郝定人马正和石抹仲温僵持,一时间撤回不现实反而还有可能被敌人反攻,于是一样地只能平分秋‘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