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梧精壮的汉子正挥舞着镢头将土地备出一条笔直的垄沟却并不深在他身后房俊穿着一身常服衣衫的下摆掖在腰带里同样赤着脚正弯腰将一株翠绿的禾苗载种下去两手轻轻将两侧的浮土盖住禾苗的根部然后压实……

    “……眼下吾等栽种玉米苗乃是为了育种所以要尽可能多的利用每一颗种子、每一株培育出来的玉米苗最大限度的保证收获更多的种子。但是等到将来在田地里栽种之时首要考虑的便是成活率如这般一颗一颗的栽种是不行的必须同时种下去两到三颗种子待到玉米苗长出五六寸高的时候再间苗去除瘦弱矮小的保留长势粗壮的如此方可保证亩产……”

    房俊一边解说一边栽种动作娴熟而轻盈宛如田间地头劳作了一辈子的老农……

    有人便开口询问:“敢问二郎此等作物需水几何?”

    禄东赞循声看去认识乃是大唐司农卿殷岳一个半路出家的勋贵子弟父兄皆是在马背上博取功名到了他这里却成了掌管一国农桑的最高长官。按理说这等“业余人士管理技术衙门”的事情根本就是乱弹琴一个从未种过田的人管理一国农桑那还不得天下大乱?

    然而瞧着眼下一本正经的殷岳能够问出这等最关键的话语来便知道其农耕技术不低。

    禄东赞想了想便释然了。

    一定是司农寺之中历代存留下来的关于农桑耕作的书籍使得这位原本只是个勋贵子弟的司农卿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农耕的技术。

    不由得再是叹了口气与吐蕃相比大唐的传承实在是太过久远文化太过繁盛一代又一代汉人立志于著书立说即便他们死去他们的思想、学问、经验却没有一起埋入土里而是通过书籍流传下来一辈一辈的汉人遵循着祖宗的足迹继承先辈的遗产并且不断的将其发扬光大。

    这就是无论哪一朝哪一代只要中原安定汉人便可以凌驾于外族之上的最主要原因。

    他们的文化实在是太过源远流长……

    他心中感慨却听得房俊道:“……这等植物乃是产自于大洋之东的新大陆吾将其名为玉米。何也?其果实橙黄莹润、光泽如玉且产量极高。最重要的是这玉米相比于粟、糜、稻等等作物更加耐寒只需在其禾苗、抽穗等关键时刻保证水分便可以长势旺盛。最最重要的是这等植物根系发达即便是山间砂砾、河滩、哪怕是岩石缝隙都可以茁壮成长!”

    温棚内响起一片惊呼!

    若是如此岂不是代表一旦这种作物普及开来大唐凭空将多出许多耕地?原先那些河滩、山坡、沟渠、砂砾等等不适合栽种粮食的土地全部能够利用起来!

    且不论产量如何单单是可以利用起来的这些土地便可以将大唐的粮食产出提升一成!

    禄东赞的眼睛都红了……

    迫不及待的问道:“如此一来岂不是说吐蕃那些贫瘠的土地也可以栽种这个……玉米?”

    房俊这才看到禄东赞想了想点点头。

    后世藏区便大规模栽种玉米只要是海拔低一些的地方皆可适宜玉米的生长。

    而玉米作为高产作物是一定要普及开来的届时全天下都要栽种就算是藏着掖着也不可能吐蕃也好突厥也罢甚至高句丽、倭国迟早都会知道也迟早都会得到玉米的种子进行栽种。

    这是一场全人类的飨宴无关于民族、更无关于国家。

    既然捂不住何妨示好送个人情?

    禄东赞激动得老脸通红整理一下衣衫一揖及地大礼参拜:“二郎深情厚谊吐蕃人铭感五内永志不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