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奏界 红S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所谓神曲即是人类唯一能供给精灵做为报偿的『价值』。

    否则,对精灵来说,人类社会的地位、名誉、财富都不具有任何意义。

    因此,对他们来说就算这个世上没有人类存在也全然没有影响——至少在人类灭亡之后,精灵仍可以长久生存在这个世上。

    事实上,在遥远的过去就是如此。

    在但丁·伊布凡布拉这位天才音乐家成功与精灵沟通之前,精灵的生态与人类之间几乎没有交集。人类不知道精灵的存在,也几乎没有人相信这种谜样生物的真实性。

    然而,在但丁之后又出现了许多神曲乐士,也诞生了许多神曲,从此改变了人类与精灵间的历史。

    对精灵们来说,人类所演奏的神曲就好比极致的甘露,带给他们欢愉,还有高出平时数倍之多的强大力量。

    因此,精灵们开始积极参与人类社会。

    特别是拥有人类外型,学术上称为弗马奴比克类型的精灵,他们创造出与人类极为近似的外表,穿着人类所穿着的衣装,从事与人类一样的职业,取得与人类同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这中间不需经过太长久的时间。

    而随着弗马奴比克精灵受到人类社会广泛承认,其他型态的精灵们参与人类社会的情况亦变得频繁;当中甚至有非人形精灵与人类交换雇佣契约,以金钱做为报偿而提供劳力。

    但即便如此,精灵们最终渴望得到的还是神曲。

    ——比方说,当那些精灵谋得与人类同样的职务,得到薪饷,其使用方式多半就是支付神曲乐士演奏神曲的报酬。

    那么,所谓神曲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呢……

    老实说,其中形式并未有明确的定义。

    若真要定义什么叫做神曲,就是一种『能吸引精灵』、『能给予精灵力量』的音乐。

    换言之,只要满足这两种条件,无论什么样的音乐都可以成为神曲。

    ——摇滚乐也好、爵士乐也罢,抑或者是民谣等等;不问形式,甚至与演奏技巧的优劣无关。就算是万人称颂的演奏家,只要他的音乐无法吸引精灵,就不能成为神曲。

    反之,就算音准偏了,旋律变了调——虽然几乎没有精灵被这样的音乐吸引——饱受乐评家的批判,只要精灵认可其价值,愿意提供劳力做为报偿,这就是神曲。

    而神曲乐士则是以演奏神曲为职的专业人士。

    既然必须以演奏神曲为职,那么就必须有稳定的表现。

    ——因为如果一名神曲乐士时而可以演奏出神曲,时而不行,就无法做为稳定的工作经营。同时,在需要召唤精灵协助的场面,若是一名神曲乐土无法提供神曲满足精灵,无法藉助精灵的力量成事,这位神曲乐士也就没有做为神曲乐士的意义。就这个层面而雷,能演奏出神曲,却无法做出广泛的应用,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

    换句话说,做为一名神曲乐士,最重要的是能否稳定、投其所好地提供精灵们喜欢的神曲。

    为此,了解要讨好的对象是最简单,也最确实的做法。

    ——精灵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音乐可以成为神曲?

    这个问题,做为一名神曲乐士必须以感性掌握其中要点,而非理论。

    而要做到这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跟精灵接触了。

    因此——

    ●

    「——特别是这所托尔巴斯神曲学院常态性地聚集了非常多的精灵,经常有机会可以直接接触。因此,这对学习神曲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

    我想大家每天为了复习、预习,还有课堂上出的作业等等都非常忙碌,不过你们有好好留意周围的精灵吗?

    他们可都是最好的老师喔。虽说出社会之后,以神曲乐士接工作执业时,从课本和学校讲师身上学到的知识当然非常有用,不过最有帮助的还是实际跟精灵接触,沟通的经验。有这层经验,从课本和讲师身上学到的经验也可以更深刻地烙印在心底。学习效果也会比原本高出数倍……」

    尤芬丽一双鞋跟——喀哒、喀哒地来回踩在讲台上。

    讲台下挤满了学生。

    这间开阔的大讲堂总是坐不满,留下许多显眼的空位,但今天无论一阶段、二阶段学程的学生们都积极参与,使得整座讲堂拥挤不堪。

    当然,讲堂里面可是没有一张空下来的椅子——这点不说,站着听课的学生还不在少数,让整间讲堂显得相当闷热。

    不过这里没有人因此脸上显露出不快的表情。

    事实上,现在已经是学校放学的时间了。校方没有要求学生非得参与这类放学后的特别课程。

    这类课程多数情况都是知名的业界人士,因为过度繁忙而无法接受校方邀约,但忽然空出了时间,校方却无法在学校正常授课时段腾出空堂给这些人士,只好在放学后加开课程,请他们为学生上课。因此,很多学生也因为事前安排的其他活动而无法参加这类课程。

    然而,这次的特别课程几乎是所有托尔巴斯神曲学院在籍学生全都出席了——大概很多学生原本也有安排其他活动,但还是特地取消而留下来听讲的。

    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专注在课堂上。

    有位子坐的人认真地抄着笔记;许多站着的人也一手持着手记,另一只手拿笔,能记的就多记一些。

    台下没有人窃窃私语,只有翻动纸张的声音,还有笔记用具在纸上滑动声回荡在大讲堂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