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皮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悠悠的。

    官员们各有各的圈子,文武互不干扰,勋贵武将们此刻却大多抱着手,嘻嘻哈哈地看着对面的热闹。

    言官们现在可不是个受人待见的群体,人缘很不好,他们自己大约也都心里有数,以往他们一般是在一处角落里聚集。

    此刻,他们竟在午门外头吵成了一锅粥,原因就是因为执见不合的两方意见。

    有的言官同情朱久炎这个小世子,痛斥楚王心怀狼子野心,认为应当严查楚王,这是倒楚王派有的则认为楚王是受人蒙蔽,并不知情,应该只处理卢清远,这是保楚王派。

    当然还有沉稳一些、先行中立的第三方劝架派。

    吵成了一锅粥的话还是特别斯文的,因为这群热血上涌的言官们已经快要打起来了。

    大明是中国历朝历代里最独特的风景线,相比别的朝代那些文质彬彬,儒雅有礼的文官士大夫,大明的文官们则有血性得多,突出表现在这群年轻的言官们身上。

    年轻人不喜欢干那些太虚伪的事,执见不合便争辩,争辩未果就开始骂人,骂得不爽时热血上涌便动手开始招呼。

    后世宝岛省议员们一言不合便上演全武行,打不过我就扔鞋子砸你,大约也是继承了明朝言官们这种优良传统。

    看热闹的武将们一看这场面顿时来了兴致,纷纷起哄架秧子,生怕言官们搞不起来。

    言官们对“气节”二字还是看得很重的,基本没有人会不顾脸面地巴结讨好权贵,因为一旦干出这种事,文人士子和同僚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但凡爱惜羽毛的清流言官,对权贵最礼貌的表情都是横眉冷目的,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喜欢上来喷上那么两句。

    偏偏武将还大多脾气火爆,没少跟言官们干起来,当然最后皇帝的处理结果都是各大五十大板,言官却能获得不畏权贵的清名。

    次数多了,武将们也弄了一套最笨的办法对付言官,那就是你骂老子,老子不听,老子心里骂回来,老子要是还击,就随了你王蛋的意,你以为老子不知道你属跳蚤的?沾上了想撕都难?

    今天可真稀罕哪!

    好容易能碰到这样的场面,武将们哪有放过的道理,四处点火架秧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哪里还有人能冷静得下来,两派言官直接就干了起来,中立派是劝都劝不住,也被殃及了池鱼。

    动起手来,言官们的官服就没有一件好的了,衣服如同被一群发了疯的狂牛踏过一般,到处都是脚印,袖子也给人抓烂了,白花花的手臂露了出来,乌纱帽也大都给人扯了下来,梳得整整齐齐的发髻给人拽的是一塌糊涂。

    几名给事中和监察御史鼻青脸肿,伤痕累累,被惊惧不已的当值侍卫搀扶到桥边坐下,还有一名佥都御史因为年纪太大,参与斗殴时力不从心,脱力晕倒,被左都御史放假,着家仆送太医院治伤去了。11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