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天行录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江南道句容山又名茅山,西汉时期,三茅真君在此传道而得名,是上清宗坛。大唐崇道扬佛,上达天子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尊崇有加。佛门有水陆大会,道门也有拜坛宗会。

    五月二十三,既是上清宗拜坛之日又是茅山掌教郭嵩阳寿辰之际,郭嵩阳是长安郑县人,俗家是高门大族,现如今年高七十,道法精深,名满江湖,正是白须泰斗之时。

    自打三月初,前往茅山的行人便如鱼游织,各式人等俱全,既有官家子弟,又有富贵商贾,更不乏江湖异士。放眼一看,白云绕青山,黄鹤走云间,真是好生一派仙家胜地。

    此时离五月二十三还有两日,在那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走着俩道士,一老一少。

    江南多雨,林间颇是潮湿,用力吸上一口尽是水气。老道士极爱这满山苍翠,边走边与小道士讲解各处景色。小道士腿脚似有不便,左手拄着一根拐杖,右手撑着一把油布伞。正是张崇敬与沉央。

    二人走在雾气盎盎的浮云山间,不多时来到山门前,抬头一看,一道汉白玉长阶直通天际,在那天际之上浮现一座道殿,两只仙鹤掠过飞檐翘角,留下声声长啼,阳光照过琉璃云瓦,印下满目流光溢彩。

    俩道士看得形神俱醉,老道士笑道:“不愧是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郭老儿倒是好生享福。”沉央却道:“师傅,三洞尊神有太清c玉清c上清。太清派有宗圣宫,上清也有茅山派,怎不见玉清传承?”

    老道士道:“不见非无有,玉清传承于昆仑墟,乃是化外之地,真正的天下第一神山,第一洞天。只不过,这玉清一派已有百年不出世,世人只是听闻未曾眼见罢了。”

    “哦。”沉央长长地哦了一声,看向老道士,只见老道士眯眼看着远处宫殿,脸上神色不尽羡慕。他心有同感,暗想,说来说去师傅与我也是道门子弟,但却没有自己的山头,传不得道也享不起福。

    这时,两名支客道人迎上前来。

    近几日,前来拜会祝寿之人越来越多,是以在那山门前早有支客道人恭候。左右各有四人,俱是年轻稳重之辈,观其形,立岸如松,观其神,恬淡如云。

    沉央心下感概,倒底是家大业大,便是支客道人也是与众不同。

    支客道人打了个道揖,问过老道士来意后,便领着俩道士走上汉白玉长阶。

    远观不如近见,在山门前时还未察觉这道殿的雄伟,一旦走上这汉白玉长阶,两侧清风簌簌而过,白云绕在腰间,仙鹤自上往下飞来,从俩道士头顶掠过。云里雾里之际,沉央这才恍觉阶上是天,阶下是凡,而那道殿便是天上神宫。再一看左右行人,无不是神色肃穆,且又走得小心翼翼,唯恐一个不小心便从天上跌落凡间。

    来到山颠,举目一望,道观绵延似海,一座连着一座,屋檐比着屋檐。下细一听,又有钟声自后往前传,一浪一浪荡将过来,直荡得人皮骨俱散,轻身犹若无物。

    老道士倒底见多识广,并未被此气势所摄。

    两名支客道人见沉央震惊,俱是会心一笑,又见老道士气沉如海,也不敢太过怠慢,便引着俩道士向偏殿走去。

    走得一阵,老道士面色越来越沉,突地叫住支客道人:“你们要带老道去向何处?”

    两名道人眉头一皱,对了下眼神,左边那人回身揖道:“再有两日便是家师寿辰,往来善客极众,家师早命人备得住所,以好令善客稍歇腿脚,待寿辰之日,自会来见。”

    “善客?哈哈哈”

    一听善客二字,老道士哈哈大笑起来,但是却越笑越怒。

    沉央四下一看,身后无人,远处倒有支客道人领着几名江湖游侠走向他处,自己前面则走着两名富甲乡绅,长得肥头大耳,一看便是前来祝寿添香的善客,而他们所去之殿也极是偏僻,这才明白师傅为何发怒。

    老道士怒极而笑,引得两名富甲乡绅回头看来,其中一人指着俩道士,不屑地道:“打秋风也不看看时辰,这等境地,这等时辰,竟然在此胡闹!”

    另一人则对支客道人道:“若要与他们共处一室,我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