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元素(第一卷)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杜为露出这样的面孔,他清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但他不在乎。他没有别的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江薇和肖菁同样的经历曾让他十分困惑,一直以来,那位玩弄“科学”的魔法师,企图让他相信这个世界是简单透明的c相信这个世界毫无秘密可言,但他还是深信这种事不会发生。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叫她两人都“复活”了呢?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无解。

    一本范埃弗拉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给了他启发,他要做范埃弗拉式的“政治科学家”。范埃弗拉把社会科学研究等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可以提出学说c理论或假设,并对其进行自然科学模式的研究。

    在网上,肖菁被称作“复制人”,还有“复制世界”的假设,他认为都是恰如其分的。没有比这样阐释“复制人”更好的办法了。因为“永远无解”是没有意义的。毕竟这种事极度地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如果生命可以永存,人的欲望和人性就会改变,这应该是不错的。他想到了这个命题。只要生命是有限的,人的欲望就摆脱不了丑陋的一面。人类对生命的认知一定会改变现有的认知观,而用认知力量改变现代人的观念,借以增加对“复制人”的认同感,这应该是“复制人”的梦想。

    江薇是她妻子,他爱她,想帮她,向她渗透这个想法,竭尽所能让她按他的想法前行。仅仅这样做还不够。他还必须把这个想法变成学说,变成理论。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酷爱政治理论研究的市长青睐,才能维系他与市长之间苦心经营的良好关系。

    这是极其重要的。市长是做大事的人。做大事就离不开“向心c向上”的团队。维护好这个团队是他的天职。高楼事故通报是刘明厚直接促成的,而刘明厚即将成为下届市府领导成员。暴露高楼事故通报的真相,很可能影响到市长的部署。所以,必须尽快处理好高楼事故,防止民众在这件事情上继续纠缠惹出意外。

    但意外还是出了。沈亚夫要抗诉,苏副市长执意召开现场采访会,高楼事故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民众已经不再习惯于就事论事看待高楼事故,媒体舆论推波助澜,把高楼事故定位于涉及政府工作诸方面状态,定位于涉及市民自身利益的保障和公众意识觉悟的深刻社会问题。这严重影响到市长执政团队的声望。

    在杜为看来,社会问题也可以用自然科学模式来研究。自然科学的明确性容易被民众接受,在排除“假设”的公理性后,可以做到11一2那样,根据主观愿望或利益关系,灵活地选择和运用社会规律及思维方式。“高楼事故”“复制人”一社会规律。目前没有实证。如果把一件近乎荒谬绝伦的事件演绎成全新的认知,那么排除“假设”公理性的诟病就是当务之急。“复制人”可以具有生命永存的象征意义,这是民众能够接受的。生命永存的象征意义是一种需要,是一种理想,是每一个人必须思考的行动方向。这是民众能够理解的。这样一来,“人类对生命的认知一定会改变现有的认知观”这一全新的认知就会顺理成章地成立。而用认知力量改变现代人的观念更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它为当前政治大势服务,政治人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