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元素(第一卷)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穿过两条环形人行道就到了江薇的家。肖菁迫不及待要见到江薇。她头一次来江薇家,江薇显得十分亲热。

    杜为不在家。肖菁四处看了看,家里没有特别摆设,除了客厅四壁挂着几幅人物画,满目都是塞得满满书籍的书柜书橱,这个家倒像个小小书库,遂夸赞道:“书卷气息很浓噢!”江薇笑道:“汗牛充栋,白首穷经”。两人都好文学,肖菁知道薇姐在调侃自己,于是即兴应对一句:“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江薇又笑道:“好雅兴;只是想到后主,令人唏嘘”。

    嬉笑几句,肖菁抬头看画。可是看着看着,脸色凝固了。这几幅“曹操狂想图”怎么挂在这里?!她想起画家说的那位政府官员求画时的情景。官员求的是用无欲望的超脱获得失去的一切。画家画了天下最狂最傲的人物肖像。官员却读出人的掠夺性和残忍!官员不懂画家。画家为此感到悲哀。她注意到曹公衣皱上一点墨渍,再细看像是字,正要辨别写的是什么,江薇过来拉她喝茶。

    江薇让她坐在沙发上,递过一杯香气扑鼻龙井新茶,自己坐到对面,细细地端详她。

    肖菁噗嗤一声笑了,说,薇姐你相面啊。

    肖菁还是穿着那身淡绿色连衣裙,马尾发辫编成的两只黑松鼠还保留着,圆脸大眼还是那样可爱,只是眼神有些惫倦,脸色有些苍白。

    “怎么,有心事?”江薇柔声问道。

    “没有哇。”肖菁旋即转过头望着薇姐的书房问,“薇姐最近在做什么?”

    “写写东西。习惯了,一天不写就像缺了点什么。”

    “那篇论文完成了吗?”肖菁问。

    “还差一点。”江薇说。

    江薇的论文已经完成了;但中间有一段空白,空白是留给肖菁续写的。这篇论文也许永远不能完成。她不知道肖菁是否有机会做到。

    又一次看到肖菁的眼神,她确信肖菁遇到了难处。这些天她也想跟肖菁再聊一聊。上次谈话两人同时想到了应该找到红杏。红杏凭借网络人气及其巨大的能量帮助她们渡过了难关,她们渴望再次得到他的帮助,再次借助他的力量在认知层面突破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壁垒,以获取专家学者对复制人的认同——理性的认同。不幸的是,她这个想法落空了。红杏宣扬的认知力量,是触及灵魂的力量。这样做势必导出无谓的纷争,她不想把学术的论争变成“意识形态色彩之争”。事情如果按红杏的想法继续发展下去,肖菁很可能成为毫无意义的“玩偶”。单纯善良的肖菁不可能逃脱红杏的摆布。她应该提醒肖菁有所警惕。想到这里,她说:“小菁,我还没有找到红杏。红杏使用代理服务器ip地址,发帖时用特殊密码加密。她把自己隐藏起来了。”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江薇对红杏有所疑虑。于是江薇说,“我不喜欢红杏这样做。你先来看看她的帖子。”

    肖菁跟随江薇进了书房。在电脑前,江薇用密码打开主机。她笑了一下说,记住密码,也许有一天来不及告诉你。肖菁拍了她一下:薇姐你说什么呢!

    过了一会,屏幕显示:

    “你提到复制人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复制人终究要自生自灭。就像追星族追捧明星那样,追捧者热情消失了,复制人也就消失了。这都是在心里想的事情。——红杏。”

    “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我理解。你是刻板的注重逻辑关系的学者。事实是什么?那些发生过的事情就是事实吗?你能够证明复制人是真实的。可是那些专家学者承认复制人是真实的吗?有的时候,‘事实’是没有定义的。——红杏。”

    “你问为什么‘事实’没有定义?我可以告诉你。假如某一天复制人消失了,或者又出现了n个复制人,你还能证明这都是真实的吗?你肯定不能证明。那你说的事实又有什么意义?——红杏。”

    这是江薇从网上摘录下来的,并加注为红杏的帖子。肖菁看过后只觉心里一阵发冷。红杏为什么这样看待复制人?这与红杏先前的态度完全不同啊!

    江薇对肖菁说,我注意到,红杏把“事实的意义”等同于“事实的定义”。这是红杏故意模糊和偷换概念。我们都记得那场“薇四条”辩论,红杏用“认知偏差”逼使专家学者沉默,在概念上玩弄游戏,还有,红杏把复制人虚拟化,这都是出于某种需要的考量。

    江薇这样一说,肖菁立刻想到一个人。红杏所有的帖子,无论内容c观点和思维方式,其风格都太像这个人。这个人对所谓的复制人“认知”恣意扭曲,却能做到“水过无痕”。更神奇的是,这个人毫厘不差地把握市长思想脉搏,把市长“客观理性”看待复制人的出现和“幽灵”与“天使”并存的认知以及无与伦比的关于认知力量的阐述剖析得丝丝入扣。甚至把市长怜惜市民的痛苦和对政府工作失误的悲愤之情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个人还有魔法师一样的手段,可以在不经意间制造怪异的气场,让苏副市长流泪,让她生出负罪感,还能把她心里想的话一字不差地说出来。这个人就是杜为。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