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合同工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让我变得对世界更包容,活得越来越像自己。青旅里看到的一句话:有些事现在不做了,一辈子也不会做了。

    本文写于2005年第一次去马里,买的是法航的联程机票。在北京首都机场check-in的时候,我们除了拿到了北京-巴黎的登机牌外,还拿到了巴黎-巴马科的登机牌,并将大件行李直接托往巴马科了。

    按起飞时间,考虑北京和巴黎的时差6个小时,两个航班之间转机的时间只有2个小时,时间很紧。

    由于首都机场清点人数的失误,我们的航班推迟了将近半个小时才起飞。

    一路上,我不停地通过安放在前排座位上的电视看估计到达时间,并查看有关书籍了解戴高乐机场的情况,向机上人员打听飞机的下机闸口,并询问从下机闸口到登机闸口的行车路线和时间。

    其实这是杞人忧天,我们既然已经check-in,法航就得等我们登机后才可以起飞,但是我们还是觉得有备无患好一些。

    经过了9个多小时从北京到巴黎的长途飞行,我们几乎正点到达了巴黎戴高乐机场,由于准备充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F74登机口,登上了法航开往巴马科的航班。

    我的旁边坐的是一位黑人女孩,有1.78m高,我想她可能是时装模特吧。

    “DoyouspeakEnglish?”在飞机起飞后,我问道。

    “No,#%……”,我除了听懂了她说的”NO”之外,没有搞懂她说的其他内容。

    不知道她说的是法语还是班巴拉语。在大学里学工程的我,由于多年使用英语的缘故,对和外国人交往已习以为常,自恃使用英语可以走遍天下。

    碰到这种情况,我第一次感觉道沟通上的困难,也就知道了什么叫

    “鸡同鸭讲”了。经过5个小时的飞行,我们的飞机到达了马里首都巴马科机场。

    机场不大但能起落波音和空中客车这样的大飞机。由于时差的缘故,我们到达巴马科的时间仍然是9月2日,因为巴马科比北京晚8个小时。

    走下舷梯,乘汽车很快就来到了海关。公司的李翻译佩戴着标有公务的胸牌已进入海关来迎接我们。

    虽然离开北京已有10,000多公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众多的黑面孔,但却没有身在异国他乡的感觉。

    经过海关时,移民官很友好且很快就盖章放行,没有在戴高乐机场法国移民官那样的认真,感觉轻松多了。

    由于一时没有找到托运的行李牌,机场管理人员在一一查阅了我们北京到巴黎的登机牌后也勉强放行了。

    6-10月是马里的雨季,所以巴马科9月的气温和长沙差不多。出了机场,门外有一群人,举着用各种语言写着的牌子,有介绍酒店的,兑换货币的和出租车司机,里三层,外三层的。

    穿过人群,我们很快坐上了公司派驻马里的余总经理的白色Jeep,听着BBC的英文广播,驱车前往位于巴马科开发区的公司驻地。

    天好像才下过雨,地面还有些潮湿,但空气中的湿度并不想长沙那样高,身体感觉要舒服些。

    Jeep车飞快地朝巴马科市区驶去,望着窗外零星的灯光,我不禁在心中暗暗念道:“巴马科,我来了。”迈着优雅的步子的非洲妇女

    此文系2005年本人马里之行的文字。由于时差的关系,4点多就起床了(其实在国内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耳边不时听到从附近清真寺的喇叭中传来的祷告声。

    打开笔记本电脑总想要写一点关于马里和巴马科的文字,浮现在脑海中的却总是位于巴马科市中心的火车站和那条国际铁路。

    到达巴马科的第二天早上,公司的madam李——一个已经在马里工作了多年的女法语翻译,答应抽时间陪我们到一个我们中国人称为

    “黑木雕市场”的地方去看看。

    “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