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合同工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而对炮弹飞行轨迹进行逆向推导理论上也能发现炮弹的来袭方向等信息继而计算出敌方火炮的位置基于这个原理诞生了反炮兵雷达的概念。但这对雷达的性能要求更高整个系统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数据计算这在二战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

    通过追踪炮弹飞行轨迹来确认敌方火炮发射阵地的技术在二战结束后才发展起来。美国首先在二战时的scr-584炮瞄雷达的基础上开发出了an/mpq-10型反炮兵雷达。

    不过这种雷达只能用于发现来袭的迫击炮炮弹因为迫击炮炮弹飞行轨迹呈标准抛物线且飞行速度不高通过解算雷达获得的炮弹飞行轨迹可以获得敌方发射阵地的位置信息。

    此后其他国家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反炮兵雷达直到上世纪70年代前这类雷达主要用于反迫击炮。

    上世纪80年代高性能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快速逆向计算弹道的技术逐渐成熟结合数字地图技术得以开发出能够对大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进行侦测的反炮兵雷达。这些雷达可以在发现来袭炮弹的数秒钟之内自动算出敌方火炮位置并标注在地图上。

    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使得反炮兵雷达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传统上为了保证对高速目标的精确定位反炮兵雷达一般使用x波段在工作时雷达天线采用机械旋转的方式以水平30度以下的扫描角度进行侦测这使得整个系统发现来袭炮弹的效率相对低下。

    而安莫尔军使用的是美国人提供的“火力发现者”系列。这种反炮兵雷达的侦测距离一般在30~50km具体的参数取决于敌方火炮的种类和发射距离。而且他们这种反炮兵雷达一般采用车载方式行动非常隐蔽。

    林锐这次也将一套炮瞄雷达带上了这关键时刻果然排上了用场。

    “老大既然我们可以知道对方的位置为什么不组织我们的重炮直接干掉他们的炮兵?”香肠问道。

    “想多了美国佬给安莫尔提供的炮瞄雷达是军方淘汰的老旧型号最多只能计算出大概范围。没有提供精确定位。

    而我们的重炮基本上都是火箭炮只有少量152口径的加农榴弹炮。火箭炮的精度本身就是弱项如果再用不精确的坐标方位射击。其偏差可想而知。

    最终没能对敌人产生伤害还会惊动敌人。所以你们懂我的意思。先设法隐蔽下来然后必须找到机会干掉敌军的重型火炮。”

    “可是不能精确定位的问题怎么解决?”快马也问道。

    “反炮兵雷达我们这里有一套在安莫尔军那里也有一套。他们会根据我们这次观测到的结果也进行检测部署。到时候奥鲁米联邦军的炮兵再次动用的话两套反炮兵雷达同时工作。

    虽然单独使用得到的数据不够精确但是同时使用的话可以起到三角定位的效果。由两个观测位就能确定敌军火炮的准确方位。

    然后再让我们的重炮开始发挥作用。”林锐低声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