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三丈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去完狮城镇的山头,我心里已经对整个周宁的来龙去水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望“字诀上,我虽然不敢妄言舍我其谁,但是因为有了先祖风水手札的助力。这许多天星堪舆里的不传之秘我都有了个大概的涉猎,古文虽然羞涩难懂,但是因为研读了大半年之久,也算是摸通了门槛,略懂一二。说是高手也不夸大。如果没错,我们要找的龙穴,应该就在周宁深山里的三大奇峰之一。不过为了确实陵址在哪一个具体位置,我们还事先得找到北宋左卫将军”乌都拉“的故居,确定一些细节。

    还没来福建之前,北京的老于曾经交给我的文献资料提到过。乌都拉,云南苗族人,徽宗时任从二品左卫上将军,麾下掌管皇城皇骑军一万众。战时率部失联前一个月,刚迎娶了徽宗第九女“宝钗公主“。这句话上,九爷爷让我做了标注,“一个上将军,战前一个月皇帝何故下嫁公主,晋升他为驸马。其麾下掌管皇城重兵一万,官署从二品。这上万人哪能说失联就失联?”

    有了野史的佐证,九爷爷又和老于联系了密诏的线索后揣测。当年乌都拉应该是奉徽宗密诏率部前往周宁。而“陵”这一关键字,应该就是说当时徽宗内定了乌都拉为”建陵大臣“。因为正史记载里,北宋徽宗仍被金兵所俘虏。克死在”五国城“。而最后,历史上也仅记载了南宋为先帝徽宗后期建造的衣冠冢。

    有点阅历的人都知道,实际在皇帝当政时。就得开始选址建陵。徽宗自然不能例外。可是历史上并没有记录徽宗为自己选定的皇陵位置。所以根据种种可能。九爷爷和老于断定徽宗的真实陵址有可能就在周宁。而作为建陵大臣,那可得做足常年的准备。所以在周宁定居,是乌都拉不可避免的。

    周宁县城不大。古往今来的名人也不多,形成规模的古民居不过几处。乌都拉身为北宋驸马,那官邸家庙建得不能小。即使历朝历代都有战乱,可是这里山远偏僻,战火很难波及。因此,在当地的古民居保存也比较完整。根据淑芬的描述,我们侧重的来到了一个叫浦源镇浦源村的地方。这个村里有条溪流,渊源绵长,源于官山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锐减,四弯八曲穿村缓流而过。就在这长里许c宽丈余的小小溪流中,遨游着数不清的鲤鱼,“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也就是这,之前在来周宁的路上淑芬就提到过。

    “鲤鱼溪”——九爷爷看不见,可我和大宝可眼清着。这一路沿着溪畔过来。那红鲤鱼,黑鲤鱼的个数肯定得论吨来计。一大群一大群的,逆水而上。你说这要多大的,那里头就能给你逮多大的。半路上,我们遇着了一个在溪畔边拿着一种叫“光饼”喂食鲤鱼的老乡。大宝最擅长搭话,走边上,给老乡递了一包“大前门”。指着我们几个,说是外地慕名过来山里踏青的。看着大宝热情,更多看在那包烟的份情上。老乡才嚼了舌根子。

    “在浦源村溪畔这个地方,大姓”吴“,溪里的鲤鱼,传说是古代的时候曾经救过吴姓老祖宗的命。里头的鱼,大多都是有”仙根“的。所以吴姓老祖宗定了规矩,凡是吴姓子孙,皆不能吃食溪里的鲤鱼,要加以防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