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起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nbsp; 刘备指着卫仲道:“蔡师,看卫仲道印堂发黑,一定短命,昭姬嫁过去没多久就得当寡妇。”

    “刘校尉如何能污蔑卫郎。”蔡琰气呼呼的,打定主意要跟卫仲道北归。

    卫仲道气得一张俊脸发白、发红,扬声大骂:“混蛋,流氓,卑鄙,无耻,下流,坏痞。。。”

    丰富的骂人语言,让蔡琰听了都不好意思,庆幸没嫁过去,否则吵架吵不赢。

    刘备也气得脸色发白。

    可没一刻钟,卫仲道就老实、屈服了,只求能放他渡河。因为刘备的部下,宣称他再骂下去,就把他沉河。

    。。

    返回路上,刘备骑马,蔡邕父女乘车。

    蔡邕掀开车帘解释道:“贤侄,老夫有不得已的苦衷。”

    刘备:“你位居中郎将,又是董丞相面前红人,比小侄官还大,有什么苦衷?”

    蔡邕:“初时,老夫以为董公强而关东诸侯弱小,哪里想到关东诸侯们步步为营。所以我打算把两个女儿嫁到不同地方,这样他们中一定有人活下来,也算血脉有个延续。”

    刘备:“听说董丞相打算任命五官中郎将陈纪到青州做郡守。小侄也正要归青州,蔡师一家人不如跟陈中郎将、小侄一同东归?”

    蔡邕连连摇头:“老夫不看好陈群。贤侄要是没娶妻,倒是个好人选,我家昭姬可是个美人胚子。”

    刘备:“昭姬美不美,小侄不清楚,小侄脸盲,看哪个女子都差不多。”

    蔡文姬露出头来:“胡说八道,刘备,我恨你!”

    。。。

    拿到关东诸侯酸枣会盟、漳河会盟的檄文、名单后,董卓大怒,招周毖、伍琼来见,当众斥责两人吃里扒外。两人无言以对,董卓当即将之下狱,不久即在城门口当众砍头。

    不仅是周毖、伍琼两个内奸和大批心向关东的士人,袁绍的‘承制诏拜’也让董卓赶到巨大的压力。

    例如,有九江太守边让,字文礼,陈留郡浚仪县人,博学善辩,善于文章,口若悬河,蔡邕对边让也极为赞许,曾亲自给何进写信推荐,何进也深以为许,并将边让引为心腹,连连提拔,从大将军府令吏,提升为掾吏,并在中平六年升为九江太守。

    边让与袁绍有旧,曾一同效力与大将军何进麾下。但边让空有才学,却无领兵之才,得乔瑁伪造三公书信、酸枣、漳河盟辞后,左右为难,弃官回家。

    经与扬州刺史陈温协商,袁绍“承制诏拜”丹阳太守周昕之弟周昂接任九江太守。按道理讲,没有皇帝的诏书,周昂肯定是非法的。

    可是,边让辞职,不可能把印绶带走,周昂接替时就接过了原版印绶。类似的,袁绍及其故吏通过极宽阔的人脉,往往能率先拿到大部分原版的前任刺史、郡守印绶,再任用部分上任刺史郡守的故吏、掾属,就能平稳过渡、顺利安抚百姓。

    看起来,周昂代替边让十分平稳,却也揭开了关东联军、关东世家豪族内部矛盾的序幕。袁术对于袁绍的任命,可不那么感冒。

    同时,董卓也不甘示弱,迅速新制印绶官服,选择合适的官员到州郡任职,如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陈纪为乐安太守,刘备为青州刺史、护东夷校尉。。。

    从此,雒阳长安的中央选官,与袁绍、袁术的自选官,就成了明确的竞争对手,几多斗争,几多悲歌围绕权位而起,围绕权位而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