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起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家亲。没有刘备出谋划策,老夫没法从幽州刺史升上谷太守!

    没有刘备居中串联,老夫没机会在北伐鲜卑中立下封侯大功,如燕然山刻石!

    没有刘备,陶商没机会衣锦还乡,做不了秣陵令…”

    陶谦年纪大了,思想越发固执,越发念旧。这人啊,要认为谁好,就会看他事事顺眼,越发感念他的好,兼职浑身上下无一不好:“老夫决定了,让安东将军与玄德,请他与刘扬州等共表商儿为徐州刺史!”

    …

    荀攸:“老牛舔犊,就算兄长开出鸩药,陶公也不可能不同意吧。”

    鲁肃:“哈哈,军师误矣!主公明明开出了甜药。”

    随着家大业大,位居中枢的荀攸也水涨船高,升级为军师都尉。

    刘备本来要封他做军师中郎将。

    荀攸认为刘备只是护东夷将军,名字既不好听,也容易被当成护东中郎将、护东夷校尉,若给他封官过高容易分散权威:“安东将军虽然比不得前后左右将军,也是真真正的重号将军,勉强也可开设幕府。”

    车骑、骠骑大将军自然最高,如同三公,卫将军其次,左右前后四方将军又其次。在两汉,四征、四镇、四安将军当然比一般的杂号将军高,依然是杂号将军,例如张济是镇东将军,陶谦安东将军,刘表镇南将军。

    刘备宁可舍弃徐州牧,也一定要安东将军,原因是有个“东”字。

    护东夷将军虽也有个东字,却主要局限于海东和东部边疆,要以护东夷将军之名向青徐兖发出命令,郑玄、孔融第一个不同意

    --你才是东夷,你们全家都是东夷!周代之上才有莱夷、徐夷、淮夷…我们齐人是姜尚的遗部,是妥妥的中原人!

    安东将军不一样,青州,徐州,扬州,兖州、海东,皆可名正言顺置为麾下。

    “幕府将军?!哈哈,那你等就是‘入幕之宾’!”

    刘备忍不住大笑。幕府将军首先想到的是穿越前的某游戏。其实日本有文化、有历史的东西大多出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出征为将帅,行无常处,所在为治,军还则罢,所以将帅的府署称之为‘莫府’,即没府。到了两汉,外戚多为开府大将军,府署从临时改为常设,就取幕帘、帐幕为府署之意,变为“幕府”。

    荀攸对入幕之宾并无异议:“袁绍自称车骑将军,就是贪图幕府之便。主公若身兼徐青扬三州刺史,三州不用幽州人、亲属为太守,根基如何稳固?”

    卢植父子、夏侯博、张飞、祖茂、刘焘、田楷、田豫…荀攸、甄俨、赵云…这些人与刘备相交一二十年,或名声显著、或能力过人、或武勇敢战、或极有智计,皆可用之人。

    要是局限于三互法,因为老乡、亲戚等关系,不能用之掌握一地,却不得不用关系远、能力弱的其他人,不仅大大令人失望,还会导致根基不稳、叛乱频发。

    鲁肃则沾沾自喜地想,荀攸与君候为外亲、相识超过10年,如今我与他同时‘入幕之宾’,可见君候爱护、提拔、重用之意!想到此处,就进言:“大善,可仿大将军幕府,设置长史、司马、从事、令吏…又下辖东西南北中五部校尉,以统常备之军!”

    这本是因有之议,刘备、荀攸都点头,却被鲁肃下一段话惊出一身汗来。

    “大将军之幕府,只重武事而少文事,譬如人只勇右腿走路,左腿跛弱!”

    “主公有即有天下之志,当早为谋划。”

    “臣闻三公与郡国同,有各曹,西曹主管幕府内官吏、六百石以下管理署用,东曹主管各地郡守、都尉等迁除,又有户、奏、辞、法、尉、贼、决、兵、金、仓…诸曹,及主薄。”

    “主公可尽取三公府衙、大将军幕府之优点,名为幕府,实则分曹尽署青、徐、海东、丹阳郡之兵事、民事、财产、律法、教育、礼仪、挖渠、土建…事,以为长久计。”

    </br>

    </br>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