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能在那么短时间里头就让黄河改道!

    鲁达很想知道,赵官家亲自提出的计划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杨铁心在简陋无比的临时指挥部里,这里便是升上了火,也不觉得暖和。他问参谋长,“到底带走了多少百姓?”

    “得有万把人。”参谋长随口答道。

    “费了这么大劲,才抓到万把人。不应该啊。”杨铁心觉得不解。

    “为何?”

    “少林寺里号称有上万和尚。要是山里只有一万百姓,哪里能有那么多粮食给这些和尚们吃。”

    政委答道:“和尚们又不是靠种地为生。那帮学武的俗家弟子们要交不少钱粮,少林寺的和尚们给其他地方做法事,也要收钱收粮。另外少林寺的和尚也不都是武僧,许多也只是种地做杂役。”

    说到这里,政委问道:“为何到现在还没见到和尚。等咱们拔光他们的外围,这帮人准备当瓮中之鳖么?”

    宋军对和尚们的动向感到不解,和尚也对宋军的做法大惑不解。少林寺里面除了大量的亭台楼阁之外,还有粮食钱库。那帮想去少林寺抢夺的土匪们都是直奔少林寺而去,想抢一把就走。大和尚们判断宋军也会如此,就依照以往的模式在主要道路两边布防。

    没想到宋军根本没有大军直入,而是在周围各种磨蹭。这莫名其妙的举动让和尚们也大惑不解。这帮宋军是吃饱了撑的,这么磨磨蹭蹭。

    这样的局势又延续了几天,各路宋军继续向心推进,从山里带出来两万多百姓。原本口头上所说的‘手拉手铁壁合围’已经从形容变成了描述,即便不至于能够手拉手,每个士兵之间相隔十米,十万士兵组成了一条长一百万米,也就是一千公里的包围圈,将少林寺为中心的地区牢牢封锁起来。

    从嵩山搜出来几万百姓的消息传到杭州,赵嘉仁倒是有些意外。在他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竟然是‘精准扶贫’四个字。同样是山区,在信阳、在福建、僧伽罗以及现在划入大宋版图但是还没有真正占领的阿萨姆地区的山区就可以种植茶叶。但是在嵩山这样的地方,甚至搞林业都未必合适。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嵩山封山造林,保持水土。封山造林保持水土,可以让少数林业人员生活,却没办法养活大量人口。

    所谓扶贫,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人口从贫困的地方迁移到比较富裕的地方。譬如迁移到现在还有许多空地的黄淮大平原上。

    不过这并不容易。首先就是故土难离,其次就是如何帮助这些人安家。所谓破家值万贯,想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生活一点都不容易。

    想到这里,赵嘉仁本想把农业部的人叫来。但是话要出口之前,赵嘉仁换了主意,他把组织部部长文天祥给找来了。两人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