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1589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以副将李如柏为左军,统兵一万零六百三十二名;以副将张世爵为右军,统兵一万零六百二十六名,不过山东将士不在主力之列。至于具体的进攻部署,李如松反复查看地形图后,又和一众将领多次商量,最后才做出如下安排:大将军李如松居中督阵;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领兵进攻城西七星门;左军李如柏、参将李芳春领兵进攻城西普通门;城北由蓟州参将吴惟忠率领步兵当先,辽东副总兵查大受率领骑兵居后,攻击要塞牡丹峰;城南由施长廷率山东将士负责;城东是留给倭军的退逃路线。

    军情会议结束后,施长廷回到自己营中,召集了登、莱二州的游击将军和自己的部下,把任务布置了下去——他多少有些失落,因为明军说是主攻南、西、北三面,但是从兵力分配来看,城西才是重点,城北牡丹峰也较重要,所以安排的都是主力部队。只有城南并未派遣优势兵力,如此看来,大将军李如松对施长廷并没抱多大希望,所以才如此安排。好在他也能理解,自己不是李家这一派系的,李如松对他的带兵能力尚不了解,明军第一仗必须取胜,自然要慎之又慎。

    正月初八一早,随着一声令下,数万人同时发起了进攻。先是城西方向传来了一阵“轰轰轰”的爆炸声,那是明军的王牌武器——虎蹲炮、大将军炮、佛郎机炮在怒吼,几百门火炮将铅弹砸向了守城的倭军。城北的明军也不甘示弱,老将军吴惟忠带着蓟州精兵向牡丹峰发起了进攻。一时间,平壤大地上战火纷飞,似乎要淹没在枪炮和刀剑的海洋之中。

    再来看看城南,施长廷的计划是自己领着两千青州兵做先锋主攻,登、莱二州的三千人马在一公里外接应。芦门外,施长廷抽出了长剑,指向对面的敌人,随即大喝一声:“兄弟们,跟我冲!”,接着双腿一夹,胯下的战马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浓浓战意,嘶鸣一声后奋蹄向前冲去。

    钟南和其他的亲兵见主将率先出击,他们便一同护着参将大人往城门奔去,身后的两千步兵穿着朝鲜军服紧随其后。伪装成朝鲜兵是施长廷想的办法,既然兵力不多,干脆示弱蒙蔽倭军,要是对方中计轻敌,那明军也不是没可能率先攻破城南的。

    其实按李如松的想法,南、西、北三面,无论哪里先行攻破城门,都不重要,因为只要有任意一支明军打进了平壤城,都可以撬动整个战场的局势。只是他确实把希望寄托在西、北两面,是以自己的嫡系力量都部署于这两面。

    距离芦门越来越近了,钟南已经能看清城墙上倭军守将的相貌——那是一个典型的日本人,个子较为矮小,剃头梳髻,嘴唇扁厚,他看见一群“朝鲜兵”往城门攻来,咧着嘴往左右大吼了几句,似在下达命令,然后就只见倭军的火绳枪兵和弓箭手出现在了城墙口,他们有节奏地开始射击,顿时漫天飞舞的铅弹和箭矢,如雨淋一般向“朝鲜兵”铺盖而来。

    很快,第一波躲过箭林弹雨的“朝鲜兵”来到了城墙下方,这是施长廷和他的亲兵队伍以及少许士兵,己方为数不多的火炮也间歇挥洒着炮火,希望能够帮助到施长廷的进攻。眼见对方要搭攻城梯,城墙上的倭军对着下面的“朝鲜兵”一阵猛射,“朝鲜兵”们耐受不住,随后便一哄而散。退到倭军射程外的施长廷又佯攻了一阵才鸣金收兵,那守城的倭将哈哈大笑,指着逃跑的“朝鲜兵”一阵叽里呱啦地嘲讽。

    短暂休整过后,南门的“朝鲜兵”再度进攻,不过这次的进攻更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倭军的射程边缘附近放了几轮箭便再次“溃逃”。如此反复几次后,倭军只当这是一群毫无战斗力的“朝鲜兵”,那倭将更是端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