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在初唐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贺礼很是无语,简直不敢相信:“就为了我说的那句你要名垂青史的话?”

    郑十三郑重点头:“这些字还不足以让后人鉴赏,我不想在死后还不得安宁受人唾骂,还是收了,大郎若要用,等我细细酝酿之后重新给你写。”

    贺礼听得哭笑不得:“我说郑十三,你至于吗?我以前居然没发现你还有这等虚荣心?”

    郑十三认真反驳:“大郎此言差矣,我这就是负责,非是虚荣。”

    感觉跟他扯半天的自己是个傻瓜,还是特别傻的那种。

    贺礼果断的一把抢过裁下来的纸条子,往怀里一揣,转身就朝外走:“你想写就继续写吧,反正我就看上这个了,我先出去找刻章的,你继续。”

    “不要,回来!”

    郑十三一个尔康手就想去拉人,不过贺礼早防着他了,自然是没拉住,贺礼可没有名门世家子弟的偶像包袱,他也不管什么仪态,直接用跑的,一路小跑去刻章处,把尺寸一说,请人把四个大字刻成木头印章,因为赶着要,还给人加了钱。

    等他忙完回来,发现郑十三居然还没走,肉眼清晰可见的低气压,瘟瘟地蹲在廊檐下,表情灰暗。

    贺礼吓了一跳,郑十三往日是颇具锐气的人,怼起人来那叫一个气势万千,何时见过他这般灰心丧气的样子,楞了一下,赶紧过去关怀一下小朋友:“十三,你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郑十三看是贺礼回来了,灰蒙蒙地眼睛瞬时亮了起来,一把拉住贺礼的手,问他:“贺大,字你给出去否?还能拿回来吗?”

    原来是为这个。

    贺礼心里松了口气,颇有些啼笑皆非之感:“就因为这个?”

    郑十三郑重点头:“就为此事,事关颜面,不能轻忽。”

    眼巴巴地望着贺礼,贺礼觉得,某种意义上来说,做名门世家子弟也是蛮不容易的。

    感慨完了,终于良心发现不再逗他,认真给他解释:“先前是我不对,没向你说清楚。我要做的这个手抄报,肯定是会名垂青史,但重点并不是你题写的刊名,重点肯定是这种首创的形式,甚至就连内容,若能有一两期被人记载,或许方能让后世所知。”

    “真的?”

    郑十三表情的确认,贺礼点点头:“真的!秦皇统一,开创性的弄出个皇帝来,发出的第一道诏书,还有人记得何人写就吗?想来已经无人记得,甚至内容只怕也无人知晓了。”

    郑十三表情这才好看了许多,拍拍自己胸口,宽慰道:“那就好,不然我以为只怕要成为陶渊明家儿子一般,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在被人笑话。”

    贺礼不是很懂他的话:“什么陶渊明的儿子?这跟靖节先生有何关系?”

    郑十三斜他一眼,语气复杂:“别告诉我,贺大你不知靖节先生的《责子》一诗?”

    郑十三一说《责子》诗,贺礼就懂了,陶渊明并李商隐两位诗人中的奇葩爸爸,李商隐花式夸儿子的诗郑十三肯定不知道,但陶渊明花式嫌弃儿子,还一次就嫌弃五个这种事,看来是给小朋友留下心理阴影了。

    贺礼瞬间就懂了郑十三的心理活动和感受了,拍拍郑十三的肩膀,语出至诚的宽慰他:“放心,你应该不至于像靖节先生家的孩子们那么惨,只是题写刊名而已,你要担心,且先在名望上赶上靖节先生再担忧也不迟。”

    郑十三:“虽然这话听着不顺耳,但我竟然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贺礼哈哈大笑。

    责子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