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宫廷是我的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伏低的一个。

    岐山是步军左翼尉,在左翼总兵统辖之下,正是廿廿父亲恭阿拉的直属部下。

    明安瞧见了,赶紧整肃神情,正襟危坐,“什么事儿啊?”

    岐山赶紧施礼,“下官是有事想来禀报总兵大人……”

    明安狠狠瞪了岐山一眼,“本督在此,你有事还不禀明本督?”

    岐山赶紧告罪,“下官绝无冒犯之意……下官只是,按着规矩行事,需层层上报,不敢直接越级呈报。”

    明安哼了一声,“左翼总兵今儿顾不上咱们衙门里的事儿,去都统衙门办差了。你是想等着他回来再办事儿,还是干脆你也追去都统衙门?”

    岐山听出来明安这语气不对劲儿了,哪儿还敢坚持先见恭阿拉啊,这便赶紧施礼,“……下官糊涂,还请提督大人宽宥。提督大人今儿既坐堂,下官自应直禀提督大人。”

    明安心情这才好了些,点点头,“嗯。什么事儿啊,你说就是。”

    岐山皱眉道,“下官刚得了朝阳门的禀报,说近日来因城外放米,灾民风闻而至。而城门进出米车颇多,这便车马与人争路,颇为拥挤……”

    “哦?”明安的眼睛便一亮。

    “朝阳门”,字面儿上就能瞧出来是东边儿的城门。而东边儿是左翼总兵的管辖范围。

    因所有进京的漕粮都从朝阳门走,故此就近便在朝阳门内设立大粮仓,这回永定河的大水,主要的赈济、粥厂的粮食便多是从朝阳门内这几个大粮仓放的。

    因到了寒冬,又是年根儿下了,灾民们对赈济粮食的渴望就更加强烈和迫切,故此每日里还没到放米的时辰,城内城外的百姓便已经蜂拥而至了。

    岐山搓着手问,“因车马和人都太多,聚集起来都不听门上官兵的节制,门上的门领、千总便提请,是否能请提督大人、总兵大人亲自到门上去,出面弹压……”

    明安展了展眉,“啊,就这事儿啊。今年闹水灾,灾民等着放米,也是人之常情。不过都是些灾民,没什么大不了的,门上那么多人呢,何至于就弹压不了了?”

    明安面上一派的不当回事,可是心下早已动开了小九九。

    ——朝阳门有事,自是恭阿拉的责任!

    岐山小心观察着明安的神情,“那,提督大人的意思是……”

    明安哼了一声,“你是步军营左翼尉,你管好你的营房就是了,那朝阳门的事儿又不是你的差事!我瞧你这不是越级上报,你这分明是越俎代庖,管着自己的差事还没办好,先去管门上了?”

    “城门的事儿,自有我和左翼总兵呢,怎么你是觉着我们都管不好,倒要你个步军营的左翼尉来管着了啊?”

    岐山一怔,这便也赶紧行礼告罪,“只是因城门与下官所管的左营挨着,故此……”

    明安朝天翻翻眼睛,“再挨着,那也不关你的事儿!此事到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