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管我屁事。

    爱铸不铸!

    等免税币出来,银、铜得价值必然会下降。

    因为不能免除火耗税。

    一诺币的价值必然会上涨。

    对于大家而言,铸币是赚钱的。

    当然,为了刺激大家赶紧铸币,郭淡还是规定在头一个月内,铸币的商人,只要数额达到五千两,就拥有一诺钱庄股份的优先认购权,购买的货币越多,认购的股份就越多。

    这第一日就破百万两。

    光一诺牙行自己就铸币五十万两,而那边陈平、秦庄、周丰、胡渡等大富商,加在一起也铸币五十多万两。

    以百分之七的工费来算,铸币坊就得到七万两得收入。

    这里面可都还没有算铜币。

    其实秦庄他们手中已经没啥铜币,铸铜币都是梁馗、薛舫他们这些大地主,他们可是囤积了大量的铜,而现在铜币与银币挂钩,且是免火耗税币,他们赶紧拿出来铸币。

    面对如此凶猛的订单,郭淡也并未表露太多的欣喜,他似乎就当做一桩普通的买卖在做,在卫辉府掀起铸币潮之后,他便与徐姑姑前往开封府。

    开封府虽然已经开放商业,但是商业氛围还是远不及卫辉府,进入开封府之后,见不到几个作坊,完全跟卫辉府是两个世界,放眼望去,全都是一个个超级大农场,牲畜、家禽成群。

    就连菜田都是一望无际得。

    上回因为天灾开封府的农产品市场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又是百姓最擅长的活,他们将每一寸荒土都拿来种菜,关键开封府就在卫辉府边上,卫辉府的人口暴增,他们就大量出口农产品给卫辉府。

    真的就好像一个母亲哺乳自己的孩子。

    再加上开封府的私学院经济已经成型,经过几番波折之后,把全国各地的精英都给吸引来开封府。

    虽说这中国人安土重迁,但自古就有孟母三迁。

    许多人跑去卫辉府谋生,其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能够在开封府读书,毕竟开封府就业还是远不如卫辉府,外地人来开封府,也没田可种,雇农方面根本就没有岗位,农场品卖得太好,大地主都愿花钱雇人。

    这也为卫辉府吸引来各方面得人才。

    大量的消费群体进入开封府,也刺激了当地农场品市场。

    而如今开封府境内最为繁荣的地方,已经不再是城内,而是学院区,最美得地方也是学院区,道路两边不是参天大树,就是散发着清香的花朵。

    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是鸟语花香,景色非常迷人,说是人间仙境亦不为过啊。

    郭淡、徐姑姑也都下得马车来,漫步在景色迷人的街道上。

    “能够在这里读书,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徐姑姑不禁感慨道。

    “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