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与这位颜姓年轻郎君相比。

    琅玡郡属齐地,此地文风昌盛,即使是乡间人也能在日常劳作之余唱诗经,咏楚辞。

    诗经楚辞中常常咏唱君子,这些君子和她们生活中所见的男子完全是不一样的生活中的男子多是农家汉,皮肤黝黑、粗枝大叶、粗大着嗓门,永远也学不会温文有礼。

    偶尔见到书人,那也是在县城中,那些书人除了比乡里汉子生的文弱一些、干净一些,似乎也不见得出色多少,并不符合诗经楚辞中那些君子的样子。

    但颜郎君是不同的。

    不多时,沐浴也完毕了,年轻公子换了一身玄色衣衫,因为头发未干,所以没有结发戴冠,只是虚虚地拢在一起,披着便出来了。

    廊下平常有一块地方是他专用来下棋的,此时棋盘设好,小僮仆点燃了泥炉,在一旁煮蜜水。

    嗒嗒嗒,是清脆的木屐踏地声,并不杂乱聒噪。如果此处并不是乡野,而是稍微繁华一些的地方,有几个识货之人的话就能轻易辨认出,这一定是一位大家公子。

    有传承的人家对子弟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其中有一些是很实际的,比如才学、为人处世等等,有些又是务虚的,比如各种礼仪小到吃饭走路这样的细节都不放过。

    年轻公子的姿态自然,没有一丝勉强,更像是习惯成自然,显然是从小训练出来的。

    年轻工作跪坐在棋枰旁,研究上回还没有解开的棋局。小僮仆没有打扰,因为他知道下棋是自家公子消遣放松时做的事情虽然他不懂,这么难的围棋,怎么可以放松。

    不一会儿,蜜水煮好了,小僮仆缓缓地斟了一耳杯,规规矩矩地奉上,将案盘举过眉毛才算虽然是在乡野地方,周围也没有其他人,但该有的规矩礼仪一样都不能少。

    缓缓地饮下蜜水,徐功曹那边也收拾完毕了,手上拿着几卷竹简。与年轻公子商量道“大人,这修渠之事举县上下必定是同意的,只是想要让乡里各族出钱,这恐怕十分为难。”

    修渠肯定是好事的,表面上看一开始要花不少钱,但会算账的都知道,将来的好处可不少但就是一开始很难拿出这一笔钱来。东莞县不过是一个县城,水利工程自然不会太大,花费的钱财不能与那些大工程相比。相对的,东莞县可用的资金也远不如那些大工程来的充沛啊

    过去几年的东莞县没遇到什么天灾,又有一位爱护百姓、很有才干的县令当政,现如今正是民间充裕,县府中也有了一些积攒。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县令才提出了要修渠。然而即使是这样,钱依旧是不够的。

    得发动一番民间力量了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官府永远不知道民间多有钱真等到逼民间士绅、富商吐钱的时候才会发现,他们是真能攒钱啊

    现如今虽然不至于压榨这些人,但让他们捐一些也是应有之义。

    一般来说这其实是以桩两边都得利的好事,县府能把渠修成,得了实惠,民间也有好反响。而那些捐钱的本地豪强也是一样的,且不说他们大多在本地有不少土地,修渠之事对他们也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就说名声上的事,为什么后世富商发财了最喜欢回馈乡里再明白不过了。

    大体上,这些本地豪强还是愿意出钱的,但他们有要求,水渠的路线得优先照顾他们的地产这本身是一个不会遭到拒绝的要求,大多数地方官修渠都是图的两样,一样是名声政绩,另一方面是一方百姓的福祉。

    如果是图前者的话,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说的,当然是立刻答应下来反正水渠是确确实实修了,也的确对本地方的农业生产起了促进作用,一点儿不耽误拿政绩。

    如果是后者,那就需要好好考虑一番了。不过这件事也不是没得谈,最多就是和地方豪强们拉锯一样反复讨论,最终达成一个普通老百姓能享受到好处,地主豪强们也大有收获的结果。

    然而这位十分年轻的县尊并不干

    要说他清高自傲、恃才傲物,以至于不屑于如此行事,似乎也不是。他还是认认真真听完了地主豪强们的要求,看表现也没有十分不满。但就是不肯点头,只让人带着来乡里看看。

    虽说之前也来乡里看过不少次,但那都是为了别的事务。这次为了修渠之事,肯定还是要细看的。

    徐功曹见这位年轻县尊不着急,自己先着急了,忍不住道“大人,这这事就不管了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