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nbsp;这个年,长安就在这种热热闹闹的氛围里过去了这段时间的长安,就好像到处都是读书人一样。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陈嫣忍不住感叹道。

    陈嫣对此不置可否当然看重,这背后意味着太多太多东西了。当然了,所谓全天下都看重,那就是笑话了。实际上,这件事依旧只是极少数人的狂欢参与进来的都是这个国家的精英至于其他的人,如长安的小老百姓,应该会当个新闻议论一番。

    而推及到整个关中,能议论这事的就只有有些地位的士绅了。

    范围扩大到整个天下,绝大多数的农夫工商,他们其实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不过这也没什么,后世历史书可以看到的就是这件事是天下皆知,对于两千多年后的学生,又多了一个要考试的知识点因为这件事引起震动的群体,正是这个时代最有话语权的一批人

    实际上却是,中产阶级整体是话语权很强的群体,而大量的贫困人口,他们在主流媒体上是弱势的,他们很少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旁观者视觉盲区,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群人

    这个时候农夫工人商人,都没有什么话语权,他们没有渠道,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相比之下,读书人就是话语权最强的一批人了,甚至比权贵更厉害这件事和他们息息相关,自然有的是存在感

    等到知名学者们都来了长安了,按照之前计划的,开始分派任务,成立不同的工作组。

    简单来说,像是一些著名的经典,如尚书易经春秋之类,会有各个治这一经典的名士共同编订,他们带来的学生就是自己的秘书,辅助他们完成工作刘彻当然知道,他们内部协商编写内容的时候能打起来。但刘彻不管这个,他只要最后的结果能在期限内得出来。

    最后的成品当然要审查,这是有刘彻信任的学者来做而一些特别重要的经典,刘彻甚至会自己看一遍最后的成品,以确保里面没有他觉得不妥当的内容。

    而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书籍,审查上面则放宽了很多。起编订者也大多是在这方面有名气的两三学者合作这些学者甚至大多在别的经典编写组有工作,不能专心于此。

    当然了,虽然审查放宽了很多,质量却是不能放松的推动这个计划的陈嫣希望这是一个经典系列,所以希望除了那些经书典籍得到高质量的编订,地位稍低的书籍也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版本。

    “近日,献书者也甚多呢”陈嫣挑拣着一些好话说,而且这也是实话。

    其实汉室从很早以前就从民间征集一些书籍了,各家要是将藏书抄写献上,都是会受到嘉奖的。这事年年都在做,也有一些效果,但到现在,该献的人都献了,剩下的人估计都是没有献书的心思的。

    这是一件让人挠破脑壳的事情,当初秦始皇焚书归焚书,也不可能真的做到赶尽杀绝,民间其实还是有一些遗留。

    如今很多书籍官面上是散失残缺了,但实际上民间还有存续。然而知道归知道,朝廷总不能派人去挨家挨户抄家,将自己想要的书籍给找出来,然后上交给国家吧

    对于编书工作组来说,这些献书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毕竟编书工作组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将残缺,甚至失传的书籍恢复原貌,至少是大概恢复。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后面的整理注释工作就更无从谈起了。

    “不过是这些人见机快而已。”刘彻轻轻哼了一声,看起来是不太满意的样子,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是心情不好,只是在装模作样罢了。

    陈嫣轻轻一笑,正准备说什么,抬头看到不远处贴身婢女似乎很焦急的样子想来向她禀报什么,但她这边正和天子说话呢,实在不敢接近。

章节目录